智界S7:华为“造车梦”中的“阿斗”?解析其销量遇冷的深层原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2 08:00 1

摘要:2023年12月,华为和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S7上市,作为华为智选车首款B级纯电动车,靠着鸿蒙系统、高级辅助驾驶这些技术,一开始被不少人看好,觉得能跟特斯拉Model3竞争。

2023年12月,华为和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S7上市,作为华为智选车首款B级纯电动车,靠着鸿蒙系统、高级辅助驾驶这些技术,一开始被不少人看好,觉得能跟特斯拉Model3竞争。

可销量一出来就露了怯:2024年上半年,智界S7总共才卖1.8万辆,月均不到3000辆。同期特斯拉Model3卖了12多万辆,比亚迪汉EV也有10多万辆,差距特别明显。明明有华为的牌子,为啥智界S7卖不动?咱们从定位、产品、品牌合作、营销渠道这几方面聊聊。

一、定位没找准:高不成低不就

现在B级纯电动车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特斯拉Model3靠品牌,比亚迪汉EV靠性价比,极氪007靠性能,各有各的受众。可智界S7卡在中间,既没抓住高端用户,又留不住看重性价比的消费者。

智界S7定价22.98万-32.98万,比比亚迪汉EV(17.98万起)、小鹏P7i(20.49万起)都贵,顶配又跟极氪007(19.99万-28.99万)撞了区间。花这个钱,买智界S7得不到对等价值:论品牌不如特斯拉,论用户基础不如比亚迪,论性能不如极氪007,最后成了“预算有限的觉得贵,愿意多花钱的看不上”。

比如入门款,智界S7 2025款Pro卖22.98万,续航600公里,辅助驾驶只支持高速和基础停车;而比亚迪汉EV2025款智驾版,605公里续航才18.98万,辅助驾驶场景更多,还能自动泊车。多花4万却没更好的体验,谁都得犹豫。

顶配也一样,智界S7 Ultra版28.98万,续航650公里;极氪007四驱版29.99万,续航688公里,充电还快,底盘也更舒服。俩车价格差不多,智界S7没优势。

根本原因是华为和奇瑞想法没凑拢:华为想打高端,把好技术(比如带双激光雷达的ADS4.0)只放顶配;奇瑞想做性价比,可华为技术要授权费,价格降不下来,最后错过了主流消费者。

二、产品有短板:华为优势用不上,奇瑞硬件不给力

智界S7的卖点是“华为技术”,但汽车是整体,光靠技术不行,它明显“偏科”——华为的智能部分不错,奇瑞的硬件却拖了后腿。

(一)华为好技术,多数人用不上

智界S7的鸿蒙4.0座舱确实好用,三屏联动、跨设备互联、语音响应快;ADS 4.0辅助驾驶在城里也能自己开,比特斯拉贴合中国路况。可这些功能有局限:

一是用鸿蒙联动得有华为手机,2024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国内份额才14%,86%的人用不了核心功能;二是ADS 4.0完整功能只在顶配才有,买这个价位的人更看重综合体验,技术优势体现不出来。

而且现在竞品技术也追上来了:比亚迪DiLink 6.0不用特意连手机,小鹏XNGP 4.0也能无图领航,华为技术不再是独一份,吸引力就弱了。

(二)奇瑞硬件,问题不少

智界S7用的是华为和奇瑞联合开发的架构,能看出来奇瑞造高端纯电车经验不足:

首先空间不实用。车身尺寸是标准B级车,可后排腿部空间才800mm(汉EV有920mm),1米8的人坐后排会顶头;后备厢420L,比汉EV小50L,还有凸起,大行李箱放不进去,家用很不方便。

其次开着不舒服。悬架硬件是主流水平,可调得太硬,过减速带颠簸大,高速风噪胎噪也大,既不如汉EV舒服,也不如Model3好开。

最后品控不过关。上市初期就有车主反映,车门缝隙不均、中控屏异响、座椅缝线掉,这些小问题虽不影响开车,但22万的车做不好细节,很影响口碑。

三、品牌合作不顺畅:华为高端和奇瑞中端不搭

智界S7主打的“华为+奇瑞”,本应1+1>2,可实际1+1

(一)消费者觉得“不般配”

华为在大家心里是高端科技品牌,之前问界卖得好,是因为赛力斯没名气,消费者觉得是华为主导。可奇瑞一直是“性价比”标签,就算有星途高端品牌,认可度也一般。

消费者会矛盾:看到华为技术觉得是高端车,一想到奇瑞又觉得不值这个价。有人想买ADS 4.0,却担心奇瑞品控和保值率;有人觉得奇瑞造车行,但华为技术加价不划算,最后都放弃了。

(二)出问题没人管,没安全感

华为智选车模式是“华为供技术,车企造车身”,可推广时没说清谁主导:华为只提自己的技术,奇瑞说联合研发却讲不清贡献。

有车主反映ADS 4.0认错红绿灯,找华为客服让找奇瑞4S店,找奇瑞又说技术是华为的,互相推责,问题解决不了,没人敢买了。反观问界,赛力斯管生产售后,华为管技术,有问题去体验店就能解决,消费者更放心。

四、营销和渠道不给力:好技术没人懂,买车体验差

车要卖得好,得让消费者知道它好,还得买得舒服,智界S7这两点都没做好。

(一)营销只讲技术,没人听得懂

华为推智界S7时,发布会2小时里1个半小时讲技术参数,说鸿蒙怎么联动、ADS怎么领航,却不说这些技术能帮用户解决啥问题——比如上班族开着能少累点,家长接孩子更安全。

普通消费者听不懂参数,也不知道跟自己有啥关系。而比亚迪汉EV的营销很实在,拍家庭出游、商务接待的场景,突出空间和舒适,一看就知道适合自己。

而且智界S7没话题点,特斯拉降价上热搜,汉EV中国风让人记住,它除了上市提提华为技术,之后就没动静了,2024年上半年社交平台话题量才5亿次,远不如汉EV的20亿次、Model3的30亿次。

(二)卖车渠道,两端都不行

智界S7在华为门店和奇瑞4S店卖,可体验都差:

华为门店销售大多是卖数码出身的,不懂汽车,问底盘、质保都说不清,演示智能功能也只会导航放歌,核心的ADS城区领航不会演示,消费者看不到优势。

奇瑞4S店销售懂硬件,却不懂华为智能技术,问鸿蒙怎么联动、ADS怎么用,要么说不清要么说错,而且展厅旧,没智能体验区,20多万的车却没有高端体验感。

五、总结:智界S7的问题,也是行业提醒

智界S7卖不动,根本是“技术没贴合需求”:华为技术厉害但多数人用不上,奇瑞造高端车经验不足,再加上品牌不搭、售后推责、营销渠道不给力,凑一起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对华为来说,这是一次试错,暴露了和传统车企合作的问题——得平衡技术和制造,统一品牌认知,做好渠道售后,下次还有机会。

对整个行业来说,现在技术越来越像,光靠品牌或参数吸引不了人了。只有真懂用户需求,把技术、制造、营销、服务都做好,才能站稳脚跟。毕竟大家买车,看的是“实不实用、值不值”,不是“有多少厉害技术”。

来源:汽车改装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