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感受中国温度丨拆掉语言“高墙” 多场景用上“翻译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11:33 1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随着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中国各大城市的机场、酒店、景区、商圈正迎来一波又一波境外游客。然而,语言障碍是许多人“落地”后的一大挑战。如何让境外游客在中国“听得懂、问得到、走得顺”?经济之声特别策划《来这里,感受中国温度

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随着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中国各大城市的机场、酒店、景区、商圈正迎来一波又一波境外游客。然而,语言障碍是许多人“落地”后的一大挑战。如何让境外游客在中国“听得懂、问得到、走得顺”?经济之声特别策划《来这里,感受中国温度》。本期推出:拆掉语言“高墙”,多场景用上“翻译官”。

下午3时,在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不少境外游客正有序排队走进边检入境大厅。一对来自葡萄牙的兄妹已经是第三次来杭州旅行了。随着包括语言在内的各项便利化举措不断提升,他们在中国的旅行体验越来越好。

葡萄牙旅客莱奥诺尔说:“服务很棒,很快,他们也都很友善,很温和。”

近年来,入境游客越来越注重文化体验和深度游。业内人士表示,团队游客因为有全陪随队和目的地导游做翻译,外语服务需求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是自助游游客面临的语言环境挑战就比较突出。

中国各地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旅游目的地外语服务的普及化、随机化、便利化。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戴小丽说:“西溪湿地一直以来比较受外国游客的喜爱。我们园区的标识标牌系统比较完善,有4国语言。最近,入境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对一线员工进行了培训,他们基本上可以达到一些口语对话的要求。”

另外,随着各地陆续上线AI智能导游、多语种服务点,以及外语标识规范化和24小时多语种热线,多场景“翻译官”的上线让语言沟通的“高墙”正在不断被拆除,越来越多境外游客感受到更具温度的中国服务。

哥伦比亚旅客丽娜使用了相关平台的同声传译功能。

丽娜说:“这很棒,因为我的中文不太好。导游在说话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浏览,我能理解这一切,了解到这些地方有多棒。”

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王玲介绍,目前支付宝能支持16种语言,使用场景也拓展到了支付之外。

王玲表示:“在支付服务之外,入境游客也可以用支付宝畅享各种旅行服务,包括‘碰一下’退税、翻译、打车、订酒店、景点门票、点外卖、乘坐公交地铁、汇率查询等,多种旅行服务在首页即点即用。”

实际上,酒店的预订和入住是一个更需要专业“翻译官”的场景。上海外滩附近的一家酒店,通过携程的AI多语言客服系统,大幅提升了与境外游客的沟通效率。

上海珍宝酒店主理人刘旭说:“外国人跟我们的习惯不太一样,他们很喜欢提前很久预订酒店,规划自己的行程。用了这个系统以后,他们能很快咨询到想要知道的问题,也能较快确定旅游行程计划。例如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还有印度的客人,他们要用他们的语言,如果用他们的语言输入一个问题,在外滩住哪个酒店比较方便,或者这个酒店离外滩多远,AI的系统用10秒至15秒就可以回复。”

携程公共事务部总监刘婷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在助力酒店商家吸引更多入境游客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刘婷说:“从预订前的酒店信息翻译,到入住期间的客服沟通,再到住后点评,均支持26种以上语言的实时翻译。以往处理一笔境外订单需要多次人工沟通,耗时约30分钟至数小时;现在AI能处理80%的咨询,整体沟通效率提升,酒店人力成本显著降低。”

从酒店预订到公交出行,从机场一站式服务到景区多语言标识,中国正通过系统性、创新性的语言无障碍建设,为境外游客和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近年来,我们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特别是在外语解说系统、道路标识系统以及智能化翻译系统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便捷化的服务,让更多外国游客能够方便地深入游览,游得开心,玩得放心。服务的温度,也是构建一个国家旅游形象,让入境游客对中国有更好体验的关键因素。”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