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在中国汉代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已设有专门的植物栽培区域。从植物收集、栽培的规模来看,上林苑堪称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植物园。
作者:李宇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在中国汉代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已设有专门的植物栽培区域。从植物收集、栽培的规模来看,上林苑堪称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植物园。
关于植物园的起源一直有多种观点,但对于植物园起源于古代庭园这一点学界基本形成共识。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在古埃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还是古希腊,都可见植物园的雏形——以药用、食用植物为主的园圃,这些园圃逐渐演变为花园。
古埃及
古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在宫殿、神庙和陵墓附近建了大量的种植园,形成宫殿花园、神庙花园和墓地花园等。尼罗河沿岸的药圃、蔬果园逐渐演变成了拥有鲜花、池塘、果树、山谷的娱乐花园。花园中常种植大量树木用来遮荫避暑,树木以本土树种埃及榕和棕榈为主,后来引进了石榴、无花果树等。同时人们在庭院中种植雏菊、矢车菊、曼德拉草和罂粟等草本植物用于观赏。古埃及人还用水生植物装饰水景,用桶栽植物点缀花园,这些做法使得植物装饰成为古埃及园林的一种时尚。花园里除了果园、菜地外还设有葡萄藤架,使葡萄枝叶攀爬到棚架之上形成绿廊。
古埃及壁画表现了花园中的葬礼仪式。资料图片
墓葬壁画记录了古埃及植物应用与植物园建设。例如,法老阿蒙霍特普二世时期(约公元前1427—前1401年在位)的墓室壁画,清晰呈现了花园中成排的果树和整齐的菜畦,还有播种、耕作、灌溉以及葡萄、无花果、石榴、椰枣等果实的采摘场景。此外,壁画还展现了人们用没药、大蒜等植物治病,用香料进行烹饪,以及人们在树荫下举行仪式,向神祇供奉水果、花卉和蔬菜。实际上,许多植物在现代埃及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用于烹饪的孜然、香菜以及制作香精的菖蒲等。
古埃及花园中的一些植物具有浓厚的宗教象征意义,比如梧桐是天空女神努特的圣物,柽柳是植物、农业和丰饶之神冥王奥西里斯鸟形灵魂最喜欢的休息场所。睡莲是古埃及花园中常用素材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蓝色睡莲就被刻画在石头上。尼罗河地区,蓝色睡莲被奉为神圣的花,它早开晚合,太阳神可以晚上进入花中,黎明时重生。古埃及人把对莲花的热爱传统留给了后代,莲花被定为埃及的国花。
石榴花鲜艳、果实饱满、石榴籽晶莹,被称为“太阳的圣树”,是法老的最爱。在墓葬艺术中,法老们常把石榴埋在坟墓中,以期获得再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墓壁画上就绘有石榴树。在底比斯墓葬壁画中,法老向拉神(古埃及的太阳神)奉献的瓜果中就有皮色粉红、籽粒饱满的石榴。
卡纳克神庙花园的设计也应用了植物的象征意义。花园主题为古埃及的创世神话,整体布局分为象征冥界、尘世和天堂的不同区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神灵。花园中的植物被精心挑选,各具象征意义,例如棕榈树被视为太阳之树,象征永恒的循环,柽柳、睡莲和纸莎草象征生命复活。
古埃及壁画中的花园 资料图片
卡纳克神庙的壁画和浮雕中显示,庆祝奥佩特节期间,法老会给子民分发大量的面包和酒。在花园里,王后送给国王图坦卡蒙两束花,花束中有纸莎草、白睡莲和金色罂粟,用来表达爱情。图框的装饰为罂粟科植物、矢车菊、曼德拉草。
古埃及是已知最早搜集并引进栽培其他国家植物的文明古国之一,这源于法老们对园艺的浓厚兴趣。保存在代尔巴哈里神庙中的一幅壁画显示,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公元前1479—前1458年在位)的远征队带回了橄榄科的没药属和乳香属植物。
公元前1450年,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在位)命人在卡纳克阿蒙神庙墙壁上雕刻了从叙利亚引进的鸢尾花和喷瓜图像。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186—前1155年在位)修建了葡萄园和果树林立的林荫大道,其中连接卡纳克阿蒙神庙区与穆特神庙的“圣路”以异域鲜花配植本土睡莲和纸莎草来装饰。这一时期的花园以引种异域植物而闻名,如没药树、乳香树等,同时花园也是法老和家人休闲、放松的场所。壁画里细节详尽的古埃及花园,被视为理想中的乐园。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植被茂盛,人们常在神庙周围大量种植树木。人工种植的树种包括意大利柏、石榴、无花果、葡萄、橄榄等。
在苏美尔人史诗《吉尔伽美什》中,广阔的乌鲁克城由房屋、椰枣林、黏土坑和伊什塔尔神庙组成,可见当时的城市结构中就有大面积的园林。城内皇家宫殿建有大型内庭院花园。
在两河流域,收集与展示珍稀动植物也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中亚述时期,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约公元前1114—前1076年在位)便是最热衷动物收藏的统治者之一,王室铭文记载,他获得的战利品包括牛、马等牲畜。此外,他还掌控了高山上的狩猎区,把从新征服的土地上运回的雪松等以前没有的树种种植在他的果园中。
费迪南德·克纳布根据传说绘制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资料图片
据记载,新亚述时期,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在位)迁都尼姆鲁德后,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城市,城内果园遍布。当时城内种植多种植物,包括松树、杏树、海枣、橄榄、柽柳、胡桃、冷杉、石榴、梨、无花果和葡萄等。城中宫殿建筑围合出数个大型庭院花园。园中花卉既有本地驯化的野生种类,也有从其他地区引种栽培的种类,例如茉莉、蔷薇、百合、郁金香、毛茛、雏菊和罂粟等。亚述纳西尔帕二世还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将溪水引入城市,用以灌溉果园和花园。
这种依托水利系统的园艺传统,为巴比伦空中花园建设奠定了基础。空中花园正是通过高达25米的柱子来支撑灌溉系统,从而维持花园植物的生长。19世纪,考古学家解读了巴比伦当地出土砖刻上的楔形文字,确定它是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约公元前605—前562年在位)为解王妃思乡之情而建造的“爱的花园”。宫殿内种植着枣树和柽柳,国王常在柽柳树荫下享受美食,在枣树绿荫下欣赏艺人的表演。
古希腊
《荷马史诗》中描述了阿尔卡诺俄斯王宫富丽堂皇的景象:“宫殿所有的围墙用整块的青铜铸成,上边有天蓝色的挑檐,柱子饰以白银,墙壁、门为青铜,而门环是金的……从院落中进到一个很大的花园,周围绿篱环绕,下方是管理很好的菜圃。”
古希腊园林中常种植葡萄和柳树等,花卉也渐渐流行,人们将其布置成花圃形式。月季到处可见,还有成片种植的夹竹桃。据亚里士多德著作描述,当时人们已用芽接法繁殖蔷薇,他们用蔷薇欢迎战胜归来的英雄,或作为礼品赠送给未婚妻,或装饰神庙殿堂、雕像,或作为祭品供奉祭神。
庞贝马赛克画中的柏拉图学园 资料图片
泰奥弗拉斯托斯(约公元前371—前287年)著《植物志》中对已知植物进行系统分类,书中记载了500种植物,还记述了蔷薇的栽培方法。由于气候适宜,古希腊园林中四季花果不断,据记载有油橄榄、苹果、梨、无花果和石榴等果树,有月桂、百合、紫罗兰、石竹等观花植物,还出现了绿篱。庭院花园设计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饰性、观赏性和娱乐性。
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通常与一些我们熟悉的植物关联。例如爱神阿芙罗狄忒和红玫瑰、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和金苹果、欧罗巴和宿根花卉等。
世界文化遗产雅典卫城是以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传说早在雅典建城之时,波塞冬(海神)和雅典娜(智慧女神、战争女神以及艺术女神)都相中了此地,都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二神达成协议,各自送一样礼物,谁的礼物送得好,就以谁的名字命名。波塞冬用三叉戟撞击地面变成一匹战马,而雅典娜则送了一棵橄榄树。人们觉得战马象征着战争与悲伤,而橄榄树则代表了和平与富庶,雅典娜因此击败波塞冬而成为雅典的保护神。
雅典卫城是人类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杰出代表。卫城遗址位于山丘上,山顶四周筑有围墙,在每个建筑的周围建有果树园。这一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理念也延伸至学术领域。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常常在露天公开讲学,他们尤其喜爱在环境优美的园林中演讲。后来,学者们又开始另辟自己的学园,例如柏拉图的学园在雅典城墙外以西的克菲索斯峡谷中。学园中种植的乔木有白杨树、橄榄树、悬铃木,月桂树常作为小乔木或灌木两种形态栽种,道路两侧种植悬铃木,巨大的叶片和宽广的树冠形成理想的林荫道。古希腊早期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描述这个峡谷——“全是芬芳的忍冬,还有酸橙树开花时落下的叶子”。
查尔斯·狄更斯说:“植物园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让人远离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之中。”
古代文明中的植物园不仅是种满珍奇花木的苑囿,更是人类认知自然、塑造文明的微观缩影,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02日 06版)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