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日,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9月“成绩单”。作为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的开局,9月的交付数据不仅反映了各品牌的市场热度,更揭示了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整体来看,市场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蔚小理”的旧有格局已被彻底打破,新的梯队排名正愈发清
10月1日,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9月“成绩单”。作为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的开局,9月的交付数据不仅反映了各品牌的市场热度,更揭示了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整体来看,市场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蔚小理”的旧有格局已被彻底打破,新的梯队排名正愈发清晰。
一、交付数据全景:新势力集体突破,零跑成最大黑马
10 月 1 日集中披露的交付数据显示,新能源市场在第三季度末呈现爆发式增长,10 家主流新势力交付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零跑、小鹏、小米的表现尤为亮眼:
零跑汽车以 66657 台的交付量登顶新势力销冠,不仅首次突破 6 万台大关,更实现 97% 的同比增幅,连续 7 个月稳居榜首。截至 9 月,其年度累计交付已达 395516 台,距离 40 万台目标仅一步之遥,成为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新势力品牌。
小鹏汽车交付量达 41581 台,同比增长 95%、环比增长 10%,1-9 月累计交付 31.3 万台,同比激增 218%,欧洲本地化生产的推进(与麦格纳工厂合作投产 G6/G9)为其注入长期增长动能。
小米汽车首次实现单月交付超 4 万台,线下门店规模同步扩张至 402 家(覆盖 119 城),年度交付已超 26.5 万台,距离上调后的 35 万台目标进度过半。
蔚来、理想分别交付 34749 台、33951 台,同比增幅达 64%、48.9%,其中蔚来旗下乐道品牌贡献 15246 台,占比超 44%,多品牌矩阵成效显著。
二、竞争格局演变:三重梯队成型,价格带博弈加剧
9 月数据清晰勾勒出新能源市场的 “三层分化” 格局,不同价格带的战略侧重决定了品牌座次:
第一梯队(3 万 + 台):零跑以高性价比站稳 10-20 万元区间,其 LEAP 3.0 架构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使其在紧凑型 SUV 市场形成碾压优势;理想则聚焦 30-40 万元家庭用户,新上市的 i6 车型 4 小时大定破 2 万台,代言人策略精准触达年轻群体。
第二梯队(2 万 - 3 万台):极氪(51159 台,含领克品牌)、岚图(15224 台)等品牌通过技术升级突围,极氪 9X 搭载 900V 高压混动架构,岚图泰山引入华为 ADS 4.0 系统,在 25-40 万元区间构建技术壁垒。
第三梯队(1 万 - 2 万台):智己(11107 台,环比增 81.8%)、极狐(16074 台,同比增 47.7%)等品牌依赖新车周期实现突破,新一代智己 LS6 凭借 1500 公里综合续航,在增程式细分市场快速起量。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战已从 “降价内卷” 转向 “价值升级”。零跑即将推出的 D19(25-30 万元)、小米 YU7 的反超态势,显示 15-30 万元主力区间的竞争进入 “配置堆料 + 服务升级” 新阶段。
三、增长引擎解码:新车、产能、渠道的三重共振
9 月销量爆发并非偶然,而是车企在产品、供应链、渠道端长期布局的集中释放:
新车周期密集落地:当月超 50 款新车上市 / 预售,智己 LS6、乐道 L90、极氪 7X 等车型形成 “爆款矩阵”,其中乐道 L90 两个月累计交付 21626 台,成为 30 万元级 SUV 黑马。
产能爬坡进入收获期:小米工厂 10 月产能冲刺 2 万台,零跑金华基地实现 6 万台月产能力,供应链本地化率提升(如小鹏奥地利工厂投产)有效缓解交付压力。
渠道网络加速渗透:新势力普遍采用 “城市展厅 + 交付中心” 模式,小米单月新增 32 家门店,零跑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渠道,使其在县域市场渗透率远超传统车企。
四、四季度展望:冲刺全年目标,技术竞赛白热化
对于车企而言,9 月数据为四季度定下冲刺基调,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标完成度分化:小米(进度 75.7%)、零跑(进度 98.9%)有望提前达成年度目标,而部分二线品牌需在 10-12 月实现环比 30% 以上的增长才能达标。
技术战场转移:800V 高压平台、城市 NOA、固态电池等技术将成为年末竞争焦点,蔚来新一代 ES8 的电池租赁方案(起售价 29.88 万元)可能引发高端市场价格重构。
全球化布局提速:零跑登陆欧洲、小鹏本地化生产、理想调研东南亚市场,海外业务将成为 2026 年增长的核心变量。
9 月交付数据印证了新能源市场的韧性,零跑的 “规模取胜”、小鹏的 “技术出海”、小米的 “生态破圈”,代表了新势力突围的三种路径。随着四季度新车潮的持续释放,行业将在 “量价平衡” 与 “技术迭代” 中寻找新平衡点,而最终的赢家,必然是那些既能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又能掌控核心技术的品牌。
来源:51qc我要汽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