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硼、锌微肥科学施用技术与方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1 06:46 1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受土壤微量元素供给影响显著。硼、锌作为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虽需求量低,但在促进生殖生长、提升抗逆性及优化产量形成方面作用关键。科学掌握硼、锌微肥的施用方法,是实现小麦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受土壤微量元素供给影响显著。硼、锌作为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虽需求量低,但在促进生殖生长、提升抗逆性及优化产量形成方面作用关键。科学掌握硼、锌微肥的施用方法,是实现小麦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一、小麦硼微肥最佳使用方法

硼能促进小麦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有效预防“花而不实”,同时增强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其施用需遵循“早施、巧施”原则,核心方法如下:

1. 基肥施用:播种前结合整地,选用硼砂作为基肥,每亩用量控制在0.5-1公斤。需注意将硼砂与细土或有机肥充分混合均匀后撒施,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导致烧种;若采用条播,可将硼肥与复合肥混合施于播种沟侧方,间距种子5-8厘米,确保养分缓慢释放,满足小麦全生育期硼素需求。

2. 叶面喷施:这是硼肥施用的关键时期,需把握两个核心节点。一是小麦起身期至拔节初期,每亩用0.1%-0.2%硼砂溶液30-40公斤均匀喷雾,促进分蘖与茎秆发育;二是孕穗期至扬花期,喷施0.2%硼砂溶液,重点喷洒麦穗及上部叶片,提升授粉成功率,减少空秕粒。喷施应选择晴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若喷施后4小时内遇雨,需补喷一次,浓度减半。

二、小麦锌微肥最佳使用方法

锌参与小麦光合作用与酶活性调节,能增强植株抗寒、抗旱能力,改善籽粒灌浆质量,预防叶片失绿黄化。其施用需结合土壤锌含量与小麦生育阶段,采用“基施为主、叶面补施为辅”的策略:

1. 基肥与种肥: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1.0mg/kg时,需优先基施锌肥。每亩用硫酸锌1-2公斤,与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均匀撒施,翻耕入土,可满足小麦整个生育期对锌的需求;若采用种肥,可将小麦种子用0.05%-0.1%硫酸锌溶液浸种12-24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或用锌肥与少量细土拌匀后拌种,每公斤种子用硫酸锌2-4克,提升种子萌发活力与幼苗抗逆性。

2. 叶面喷施:适用于土壤锌含量偏低或基肥不足的地块,最佳时期为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每亩用0.2%-0.3%硫酸锌溶液30-4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可有效缓解锌缺乏导致的叶片黄化,促进光合产物积累。若与0.3%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能进一步提升小麦抗倒伏能力与籽粒饱满度。

三、硼、锌微肥协同施用与注意事项

1. 协同施用技巧:硼、锌在小麦体内存在协同增效作用,可采用“基肥分施+叶面混喷”模式。基肥时分别施用硼砂与硫酸锌,叶面喷施阶段,在小麦孕穗期将0.15%硼砂溶液与0.2%硫酸锌溶液混合喷雾,每亩用量40公斤,既能简化操作,又能提升两种元素的吸收效率,实现“1+1>2”的施肥效果。

2. 关键注意事项:一是严格控制用量,硼肥过量易导致小麦叶片焦边,锌肥过量会抑制根系对其他元素的吸收,需精准按照推荐剂量施用;二是注意肥料选型,硼肥优先选用硼砂(水溶性好),锌肥以硫酸锌为主,避免使用劣质微肥;三是结合土壤肥力,沙质土壤保肥能力弱,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叶面喷施方式,黏质土壤可侧重基肥施用,确保养分稳定供给。

科学施用硼、锌微肥,是小麦绿色生产的重要环节。需根据土壤条件、小麦生育阶段及品种特性,灵活选择施用方式与时期,既能弥补土壤微量元素短板,又能最大化发挥微肥效益,为小麦高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