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跪下去,女人,婚姻是你占便宜。”皮尔斯把这句话甩在播客麦克风上,像扔下一枚燃烧瓶,烧得全网噼啪作响。
“跪下去,女人,婚姻是你占便宜。”皮尔斯把这句话甩在播客麦克风上,像扔下一枚燃烧瓶,烧得全网噼啪作响。
他不怕骂,只怕没人听。
前NBA球星退役后流量下滑,播客点击率连着五期不过二十万,广告商开始犹豫。
要翻红,就得制造一枚性别炸弹,炸得越碎,碎片越能嵌进热搜。
他算准了:把男人说成奖品,把女人说成投币者,就能让两边对骂,骂声就是播放量,播放量就是下一份合同。
数字不会撒谎,节目上线三小时,点击破一百七十万,评论区盖楼七万层,广告位瞬间溢价三倍。
他咧嘴笑,数的是美元,不是道理。
女主持人当场搬出《圣经》挡枪,说男人才是头,女人下跪会丢气质。
她也在演,演给保守派听众,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两人一唱一和,看似对立,其实共享同一套流量密码:把婚姻说成谁高谁低的买卖。
皮尔斯更狠,直接把经济账本摊在桌面:男人出房出车出彩礼,女人带子宫带皱纹带更年期,一进一出,他嘴里的“利润”全在男方。
这套算法故意抹掉家务小时数,抹掉生育医疗费,抹掉职场因怀孕被扣掉的加薪。
算盘珠拨得噼啪响,只留对自己有利的数字。
播客播出后,他连夜把剪辑版推给右翼论坛,又买关键词“求婚下跪”冲上推趋势。
第二天,女权组织发声明谴责,他立刻转发到个人主页,配文“感谢免费推广”。
骂声越大,他越兴奋,因为品牌方看的是互动数据,不是道德指数。
一份内部报价单流出来,他的广告口播费从五千美元直接跳到五万美元,时长只要九十秒。
九十秒,足够他把“女人占便宜”再重复三遍,把火药味再推高一层。
贝拉·索恩两年前单膝下跪给男友送戒指,照片被挖出来当反面教材。
保守派说那是作秀,进步派说那是自由。
皮尔斯团队偷偷给营销号塞钱,把贝拉的照片做成表情包,配字“倒贴没人珍惜”。
同一套图,在不同平台投放不同文案:在脸书写“女人跪一次,男人笑一世”,在抖音写“她跪了他还是甩了她”。
真相没人查,男友至今没分手,流量却先吃饱。
贝拉的工作室电话被打爆,品牌方怕惹事,取消两场代言,损失实打实,皮尔斯那边广告却再加一档。
谁吃亏谁得利,屏幕外的账本清清楚楚。
日本总务省2022年调查,女性主动求婚比例从五年前的8%涨到17%,皮尔斯选择视而不见,把“逆求婚”说成西方病毒。
他敢扯《权力的游戏》,却不敢提剧里女人跪完就拔刀。
剧集是虚构,统计是真实,虚构能煽动情绪,真实只能提供冷静。
他只要情绪,不要冷静。
播客里每提一次“屈膝”,后台显示男性用户停留时长增加12秒,女性用户增加18秒,两边都在等对方先崩溃,平台坐收广告分成。
算法把愤怒切成金币,装进 Pierce 的口袋,也装进平台的口袋。
社会学教授想插话,说双薪家庭已占中国城镇总数六成三,女人收入超过男人的房子才撑得住。
皮尔斯把论文标题截图,裁掉数据,只留“男人仍是头”五个字,发到推特,配文“专家也站我”。
教授气得发声明,却给皮尔斯再添一次热搜。
知识拼不过情绪,理性干不过段子,这是流量时代的铁律。
皮尔斯深谙此律,所以敢把婚姻拆成投入产出,敢把子宫标价,敢把爱情说成交易。
他知道,只要声音够大,就能盖住算盘另一头的哭声。
广告商不会问道德,只会问转化率。
节目播出第七天,男士腕表品牌下单,要求皮尔斯在下一期再重复“男人奖品论”,口播费涨到七万美元。
他爽快签字,合同里写明“争议内容不受道德条款约束”。
一句话,他把炮火卖了个好价,也把婚姻扔进榨汁机,榨干最后一滴注意力。
屏幕外的夫妻还在争论谁洗碗,谁接娃,谁请假陪老人,他们的真实困境被切成碎片,做成表情包,供人哈哈一乐,再被算法推到下一场争吵。
结尾
跪就能换来房子和保障,那男人为啥不自己跪?
来源:奇幻孔雀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