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网络语言发展研究报告》刚给热词寿命盖了章:118天,比酸奶保质期还短。
“电子榨菜”四个字刚蹦出来,办公室95后的小李直接把外卖盒推远:
“别挡着我下饭,这集还没刷完。
”
00后实习生抬头:“尊嘟假嘟?
我昨晚刷到同款,笑到耳机掉汤里。
”
空气安静两秒,80后主管默默掏出手机搜——榨菜怎么还能电子?
别笑,这就是2023年末的互联网暗号。
《中国网络语言发展研究报告》刚给热词寿命盖了章:118天,比酸奶保质期还短。
今天还在“泰酷辣”,明天就“泰尬啦”,后天直接考古。
短视频平台最懂这套心跳。
一条宠物狗歪头张嘴,字幕打出“尊嘟假嘟”,点赞三百万。
评论区集体失语,只剩复制粘贴的“嘟”字叠楼。
没人关心真假,只在乎节奏能不能踩准。
“废话文学”跟着上桌。
UP主一本正经:“研究显示,人一旦喝了水,100%会死,只是时间问题。
”
弹幕飘过:“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
平台算法咧嘴笑——停留时长+15秒,完播率稳了。
发疯文学更直白。
“谁懂啊,周一的地铁把我挤成A4纸,HR还问我为什么不精神?
”
配图是熊猫头抱头痛哭,点赞里全是“世另我”。
情绪被批量生产,像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冰柜里一排排“崩溃”。
别以为只是小孩过家家。
教育部最新汉语词典一次收了20条网络黑话,正规到能写进作文。
广告圈连夜跟进:奶茶海报写“这杯泰酷辣”,外卖推送说“电子榨菜配炒饭”。
官方和生意场同时盖章,梗不再是地下党,直接住进客厅。
可代沟也在悄悄硬化。
有人把“尊嘟假嘟”转发到家庭群,亲妈回:“嘟嘟什么?
信号不好?
”
解释三句后,母子同时沉默——像两个系统,版本不再兼容。
平台顺势上线“网络用语翻译器”,把“emo”译成“抑郁”,“摆烂”译成“放任”。
翻译完,大家更不知道该说啥。
最魔幻的是,AI也开始讲段子。
输入“周一+地铁+发疯”,机器三秒吐出:“周一的地铁是时空裂缝,我进去是社畜,出来是社畜碎片。
”
评论区有人点赞:“比我会说。
”
人机共创的梗,寿命会不会更短?
没人知道,但流量先冲为敬。
118天倒计时,从第一声“嘟”开始。
有人拼命追赶,有人干脆摆烂:
“反正早晚会过期,不如先笑为敬。
”
屏幕外的你,今天下饭的是哪一包榨菜?
如果还没选好,别急,新的暗号正在加载。
记得在彻底过期前,把那句“泰酷辣”亲口说出来——
毕竟,错过这班地铁,下一班可能就叫“泰冷啦”。
来源:搞笑侠视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