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法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2025年9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聚焦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某些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假借律师名义进行诈骗、招摇撞骗以及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违法犯罪问题,公开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开展重点线索核查
【高层法治动态】
【司法部、公安部、市监局: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
司法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2025年9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聚焦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某些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假借律师名义进行诈骗、招摇撞骗以及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违法犯罪问题,公开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开展重点线索核查,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来源:司法部)
【国咨说】
针对某些机构假借律师名义进行诈骗、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司法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行动进行严厉打击,直击当前法律服务市场存在的乱象。此次专项行动可以有效遏制法律服务市场的不正之风,保障消费者获得真实、准确、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法律咨询服务行业的公信力和专业水平。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统一。办法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来源:中国商界杂志社)
【国咨说】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通过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的统一,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明确和可预期的监管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撑。
【国内热点】
【江西:直播间为色情网站引流,两人获刑八个月】
据报道,徐某在直播时结识艾某,艾某询问徐某是否愿意引流,由艾某指导,徐某在直播间为其色情app引流。后徐某认为引流价格低,又与其他非法引流人员相识,继续在直播间诱导他人使用微信扫码下载淫秽、色情APP。截至案发,徐某共计使用176个账户非法直播,累计观看人员达72万余人,累计提现33万余元。上饶市广丰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二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其行为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判处艾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来源:人民法院报)
【国咨说】
本案中的徐某、艾某通过176个账户进行非法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72万余人,其行为严重破坏了清朗的网络环境,更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潜在的严重损害,与传播速度和潜在的社会负面影响相比,八个月有期徒刑可能不足以震撼潜在犯罪分子。因此,对于新型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评估,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以非法获利数额为主要标准的框架,更应充分考量其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隐蔽性强等新型网络犯罪特性。
【浙江:明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11人被判死刑、5人死缓】
日前,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明家犯罪集团案。对明国平、明珍珍、周卫昌、巫鸿明、吴森龙、傅雨彬等11名被告人判处死刑;对杨正喜、傅成志等5名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罗建章、邱智等11名被告人判处无期徒刑;对毕会军、蒋吉等12名被告人判处二十四年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并相应判处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附加刑。(来源:新京报、央视新闻)
【国咨说】
明家犯罪集团案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此大规模的犯罪集团对当地社会经济秩序和民众安全感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法院阶梯式的量刑充分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以及法律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同时也展示了司法机关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的坚定决心和高效执行力,起到了抚慰受害人、震慑潜在犯罪者的作用,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际热点】
【英国:女子非法集资400多亿潜逃英国后受审】
日前,英国最大规模比特币洗钱案、中国天津蓝天格锐特大非法集资案主犯钱某敏在伦敦出庭受审,当庭承认关于比特币洗钱的相关指控。该案中有超过 12.8万人被骗,查获的加密货币总价值超过55亿英镑(约526.4亿元人民币),她承认获取并持有这些非法所得。目前,钱某敏已被羁押,等待宣判,宣判日期尚未确定。(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国咨说】
此案受害人超过12.8万名、涉案金额规模高达526.4亿元,暴露出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跨境资金转移的监管漏洞。此案为我国完善涉虚拟货币犯罪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亟需建立链上资金追踪、交易所协同冻结、境外证据调取等配套机制,从而在数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起更严密的反洗钱法网。
【学者观点】
【洪延青(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使数据爬取在AI时代成为健康、高效的数据引擎】
在人工智能需求快速升级的背景下,数据爬取成为获取海量数据的关键途径,却也因涉及隐私保护、著作权和商业竞争等多元利益而引发高度争议。对此,美国侧重案例驱动的弹性调整,欧盟强调自上而下的权利保护与文本数据挖掘例外,中国则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结合并辅以行政监管与刑事打击。为满足AI对多元化、高质量数据的需求,应采用“指导思想为纲、行为规范为本、创新模式为径”的综合治理思路。唯有在“开放与保护”之间找到动态且可持续的平衡,才能使数据爬取在AI时代成为健康、高效的数据引擎,为社会整体创新与公共利益提供更大助力。(来源:《政法论丛》2025年第3期《AI时代的数据爬取治理:法律冲突与利益平衡之道》)
【国咨说】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爬取作为获取训练数据的重要途径,面临着隐私保护、著作权和商业竞争等多重法律挑战。洪教授提出的综合治理思路,强调要在开放与保护之间找到动态平衡,既满足AI对多元化、高质量数据的需求,又要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为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利用与保护的平衡提供了重要思路。
【本期资讯团队】:
资讯编辑:张一诺 任鹏鸽
国咨说:律师郝陶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危机公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