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乒女单刚打完一轮,朋友圈已经炸成两半:一半在哀嚎“怎么又折了仨”,一半在刷屏“晓彤把日本一姐掀翻”。
国乒女单刚打完一轮,朋友圈已经炸成两半:一半在哀嚎“怎么又折了仨”,一半在刷屏“晓彤把日本一姐掀翻”。
我盯着直播画面,脑子里只剩一句——这回的冷门,不是爆冷,是早有预谋。
先说最扎心的。
朱梓予0:3输给朱雨玲,比分看着脆,其实第三局9:9的时候小朱正手连拉三板全被大朱反拉回头,现场“唉”声一片。
有人骂小将不争气,我却盯着朱雨玲的右腿——她起跳杀完球落地时明显收了一下力,那是去年手术后留下的本能。
复出第一场就敢打国际赛,还打出11:5的决胜分,只能说:前世界第一就算换了块底板,手感也长在骨头里。
再说最解气的。
王晓彤对长崎美柚,赛前没人认识她,赛后没人不认识她的反手。
导播切了个特写,她每赢一分就攥拳往下锤空气,像把钉子一下下敲进木板。
数据更直白:反手得分率68%,对面日本教练的脸从白到青,最后干脆把毛巾盖头上。
央视记者透露,她封闭训练俩月,每天反手多练800板,教练在球台另一侧摆了块A4纸,球不砸纸不给吃饭。
现在看,那张纸早被抽烂了,长崎美柚只是刚好站在纸的位置。
还有最稳的。
孙颖莎、王艺迪、钱天一、陈幸同全员过关,看似风平浪静,其实防疫泡泡里每天鼻孔被棉签捅到怀疑人生。
莎莎赛后采访嗓子哑,她说不是喊的,是核酸干呕太多回。
王曼昱更狠,直接掏出新练的反手拧拉,75%命中率,把队友何卓佳拧得原地转圈。
媒体管这叫技术升级,我听上去更像“内卷”——你不进化,连队内赛都活不过三天。
外协那边,早田希娜提前两周飞北京,带着教练租了首钢老训练馆,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开练,就为了适应中国球台的速度。
她3:0赢了,下场收拾球包的时候嘴里还在默念“快、快、快”,像给自己上发条。
波尔卡诺娃也3:0,奥地利大姐赢完没回酒店,坐在看台上拿小本本记中国选手的发球,我路过扫了一眼,纸上画满箭头,比高考错题本还密。
有人问我,一轮比赛能看出啥?
我就回一句:国乒这次把“安全牌”和“冒险牌”一起洗,有人留后手,有人直接all in。
小将输球不是末日,老将复出也不保证圆满,但能把日常训练的细节原封不动搬到赛场,这才是最可怕的统治力。
比赛还没打完,冠军没影儿,可我已经看见结局的雏形——最后站在决赛场上的,一定是把每天800板反手、75%拧拉、无数根棉签换来的那口气,一起打出去的人。
来源:顶级春风E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