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直播间弹幕还在刷“奥恰要翻盘”,结果陈垣宇连追5分,13-11把德国老将拍在地板上。
“20岁小孩把奥恰洛夫逼到悬崖边再一脚踹下去,国乒00后终于有人敢打逆风局了。”
凌晨两点,直播间弹幕还在刷“奥恰要翻盘”,结果陈垣宇连追5分,13-11把德国老将拍在地板上。
那一刻,屏幕前的熬夜党集体清醒:原来国乒新一代不是只会顺风浪,是真敢把比分从5-9写成10-9。
翻一下交手记录,奥恰洛夫上一次被中国队小将逆转,还是2017年输给17岁的王楚钦。
七年轮回,陈垣宇复制了剧本,却换了主角。
更扎心的是,奥恰赛前刚在欧锦赛团体决赛独拿两分,状态热得发烫,转眼就被中国二队上了一课。
有人吐槽奥恰“老了”,可数据摆在那:去年欧锦赛他连胜波尔、弗朗西斯卡,决赛场均丢分不到8分。
真正让德国战车抛锚的,是陈垣宇第五局那个“不讲理”的发球——连发三个急长球,两个直接得分,一个逼出半出台,奥恰拉冲下网。
这招在赛前训练里他练了整整两周,陪练是模仿奥恰的左手将徐瑛彬,专门抠“欧洲式逆旋转”的出手点。
再说王曼昱3-0横扫何卓佳,比分看着轻松,过程却像拆炸弹。
前两局8-8那两分,何卓佳用的都是“生胶磕”变线,王曼昱回球全部出台,差点被拖到十平。
第三局她干脆放弃保守,正手连续冲何卓佳中路,一口气连得7分。
央视解说高菡现场叹气:“这就是世界第一档的阅读能力,你变招,她立刻换本书。”
输掉外战才叫冷门,输给自己人只能算排队。
国乒这次8人出战,外战全胜,两场内耗出局,反而让教练组松口气——最怕的不是输球,是输外战带来的奥运积分蒸发。
陈垣宇这场胜利直接送进男单16强,即时排名从第112飙到第85,别小看这27位,他年初还在200名开外,再赢两轮就能拿到WTT冠军赛外卡,等于白捡一个跟一线高手合练的月卡。
球迷圈流传一句话:“国乒的陪练比主力更卷。”陈垣宇属于“卷王”里的吊车尾,一队大循环常年第八,前七都上过世界冠军领奖台,只有他还在等一个爆点。
这次爆得够响,却把隐患摆上台面:第四局被奥恰11-3剃头,正手失误率47%,比他的平均年龄还高。
教练刘恒赛后直说:“赢是赢了,回去先把正手连续拉冲练到吐。”
梯队建设不是童话,是血淋淋的淘汰表。
男队00后里,王楚钦已经奥运单打,林诗栋拿过大满贯混双冠军,陈垣宇才刚摸到主桌边。
接下来他要打法国小将艾利克斯·勒布伦,对方刚把张本智和逼到决胜局,发球比奥恰还“妖”。
如果还能过关,他才真正从“彩蛋”升级为“选项”。
外战全胜的背面,是女队那边王曼昱的“孤独”。
主力层只有她一人守下半区,陈梦退赛、孙颖莎在上半区,她每输一局都可能让决赛变成“中日对决”。
3-0的比分背后,是她凌晨四点还在体能房练深蹲的视频,队医透露:“她膝盖积液没好透,每天训练完要抽20分钟冰敷。”
所以,别急着把陈垣宇吹成“下一个马龙”,先把下一场球赢下来再说。
国乒的长盛不衰,靠的不是一场逆转封神,而是赢下外战后继续把队友也赢一遍。
王曼昱当年也是先爆冷赢丁宁,再回训练馆被孔令辉骂到哭,才练出现在这副“铁心脏”。
20岁,排名85,逆风翻盘,这些关键词凑在一起,像极了一部还没写完的爽文。
下一页是封神还是翻车,得看他能不能把正手失误降到30%以下。
毕竟,国乒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缺的是天才后面那串“连胜”。
来源:高冷奶茶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