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小李带孩子庆生,点单时看到图片上写着现榨橙汁,配图是金黄果粒。
19块一杯的橙汁,服务员当着我的面倒果粒橙,冰块占了半杯。
那天,小李带孩子庆生,点单时看到图片上写着现榨橙汁,配图是金黄果粒。
孩子吵着要,她没犹豫。
饮料上桌,颜色淡,味道像超市3块5的瓶装。
她回头看见操作台,服务员正拧开橙色瓶盖,往杯里倒,动作熟练,像每天练过。
她拍视频发网上,播放量一夜破千万。
评论区炸锅,有人贴出同款瓶装饮料网购价,23块9一箱12瓶,折下来每瓶不到两块。
19块一杯,毛利十倍,冰块还占体积,算下去更狠。
品牌账号留言:流程不符标准,已整改。
没提退钱,也没提赔偿。
网友追问:不符标准就完了?
那标准谁定的?
谁查的?
没人回。
我搜了同款瓶装饮料配料表,水、浓缩橙汁、白砂糖、柠檬酸、香精,一瓶热量等于四块方糖。
孩子一杯下去,跑步机上得再多跑三公里。
家长以为买健康,实际请娃喝糖水。
外卖平台悄悄改文案,鲜榨俩字消失,换成橙汁饮品。
价格还是19。
老链接删了,新链接上线,销量归零又重新爬榜。
算法不记旧账,消费者记。
有人去门店蹲点,拍下一整排瓶装饮料码在操作台,标签统一撕掉,只留瓶盖颜色区分。
员工说,培训视频里教过,顾客问就答门店统一调配,别说牌子。
问多了就喊值班经理。
我算了笔账,一瓶果粒橙倒三杯,加冰卖57块,原料成本两块,毛利55。
一天卖一百杯,月入十六万五,一年近两百万,只算一杯SKU。
商场店租金贵,靠这个填房租,老板不心疼,员工不脸红,只剩顾客蒙在鼓里。
行业报告里写,饮品毛利低于65%就亏损。
连锁品牌把刀口藏在菜单最显眼的位置,专挑孩子、孕妇、养生党下手。
健康两个字最值钱,也最容易造假。
你以为买到维生素C,其实买到滤镜。
怎么避?
三点直接抄作业。
一,看操作台,机器里有没有真橙子,没有就别下单。
二,价格超过15块,先搜网购同款,翻倍就放下杯子。
三,付款前打开录像,出事直接发,平台退钱速度翻倍。
明天就用,别等下一杯。
饮料杯壁凝着水珠,像给真相蒙了雾。
喝之前,先看清瓶底标签,再决定要不要为滤镜买单。
来源:一个叫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