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晒出早期手写人物小传、分场大纲,时间戳停在2020年6月,比秦雯进组早四个月。
没签合同就敢写剧本,署名说没就没,3月刚发生的真事。
程古二在社交平台连发长文,说自己被《繁花》剧组用完就扔。
他晒出早期手写人物小传、分场大纲,时间戳停在2020年6月,比秦雯进组早四个月。
剧组回应只有一句话:他没签编剧协议,只能算资料员。
王家卫一直保持沉默,倒是导演王晶先站出来,转发剧组声明并配文:我信家卫,也信秦雯。
一句话把程古二推到风口浪尖。
网友开始扒细节,发现程古二确实没拿到纸质合同,但微信群里却留下大量剧本修改记录。
他提出的“阿宝与雪芝分手戏”被原封不动搬进第五集,台词只差三个字。
法律博主连夜科普:没有合同也能争署名,只要证明独创性内容被采用,法院支持率超过六成。
秦雯这边也不好受。
她拿过白玉兰,却被指摘“摘桃子”。
知情人士放出2021年内部围读视频,秦雯手里拿的剧本已经印有“编剧:秦雯”字样,而程古二当时坐在角落,桌牌写着“生活助理”。
视频流出后,风向稍微反转,有人感叹:原来早被降维打击。
事件里最惨的是一群跟程古二同岗位的“剧本助理”。
他们看完热搜才发现,自己写的台词被搬进正片,字幕却连名字都没有。
有人连夜做表格统计,近三年播出的头部剧里,超过四成未给助理署名。
表格被疯狂转发,评论区一片哀嚎:再不给名分,谁还愿意做幕后?
剧组最新动作是放网盘,里面堆满会议纪要,想证明程古二只是记录员。
文件显示他确实没参加后期改写,但2020年那份“人物前史”文档的创建者赫然写着他的本名。
法律人士指出,创建时间早于正式剧本开发,法院大概率认定为原创贡献。
剧组想靠海量文件压人,反而送证据。
程古二已经去律所做了证据保全,要求把片头片尾全部下架重制,否则索赔七位数。
剧组内部人士透露,平台方比剧组更慌,一旦重制,所有宣发物料都要改,损失以千万计。
平台连夜约双方谈判,想走和解通道,条件是加“前期故事创意”署名,不给编剧名。
程古二拒绝,他要的就是“编剧”俩字。
这件事把影视圈的老毛病彻底揭开:先用廉价创意试水,再换成名编剧接盘,省钱又省名。
以前没人较真,现在年轻人不吃哑巴亏。
一名选角导演私下感慨:以后不敢随便让人写试稿,写了就得给钱,不然对方留证据,一告一个准。
焦虑感直接拉满:再不给助理留名,下一个被下架的可能就是你家项目。
来源:小院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