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这个事儿,得从2013年那会儿的美国能源市场说起。那时候,页岩油革命正闹得火热,美国石油公司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到处钻井,但油价起伏大,很多人玩儿得头疼。
说起这个事儿,得从2013年那会儿的美国能源市场说起。那时候,页岩油革命正闹得火热,美国石油公司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到处钻井,但油价起伏大,很多人玩儿得头疼。
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这家公司,总部在达拉斯,是个老牌玩家,主打Permian Basin的油气开发。Permian Basin就是德克萨斯西部和新墨西哥那片大盆地,地下藏着不少页岩油气资源,但开采成本高,技术要求严。
Pioneer当时手头有块地,约20.7万英亩,在Wolfcamp Shale层,就是那片被很多人叫“荒漠”的地方。
表面上看,风沙大,植被少,早期勘探数据也不亮眼,公司觉得这块资产拖后腿,尤其是页岩油价格跌了,债务压得喘不过气。
Pioneer的CEO斯科特·谢菲尔德是个石油世家出身的家伙,从小耳濡目染,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地质专业,早年就在Amoco干工程师,1997年自己拉团队搞了Pioneer。
起初公司小打小闹,买些廉价租约,慢慢转向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这些新技术。到2010年代,Pioneer市值蹿到几百亿,但2012年底,油价从100多美元一桶滑到80多,债务堆到几十亿,董事会坐不住了。
谢菲尔德他们评估了手头资产,这块Wolfcamp的租约成了鸡肋——早期垂直井产量低,水平井技术虽有潜力,但风险大,周边竞争也猛。干脆,拍卖吧,换点现金周转。
拍卖消息一出,全球能源圈都盯着。欧洲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加拿大的Encana、澳大利亚的Santos,全派人来踩点。勘探队带设备测地层,钻浅井取样,数据反馈:渗透率差,油藏不连续,好多团队直接pass了。
Pioneer自己也请了第三方地质公司评估,结论是低价值资产,每英亩顶多1万到1.5万美元。谁知,中国中化集团的美国子公司Sinochem Petroleum USA LLC杀出来了。
中化是国企,能源板块重头戏,早就在海外布局油气,2012年就跟壳牌在伊拉克合作过。他们的勘探团队不一样,用了可控震源车这种设备,能发震波探地下几千米,分析反射信号判断油层厚度。
中化队在现场测了几天,数据一出:Wolfcamp层厚实,含油饱和度高,潜力不小。领队回北京汇报,董事会一咬牙,决定下重注。
2013年1月30日,休斯顿拍卖会上,中化代表举牌,报价从5亿起步,直奔17亿美元大关。这笔钱分两部分:5亿现金当下付,剩下12亿是未来钻井成本分担——中化出75%直到用完。
Pioneer乐坏了,这价每英亩算下来17,000多美元,远超预期。合同签得明明白白:中化拿40%权益,Pioneer留60%,Pioneer继续运营所有钻井、完井、营销。
中化不光买地,还帮Pioneer扛钻井钱,等于给Pioneer输血。谢菲尔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笔交易加速了Wolfcamp开发,计划2013年钻86口井,2014年120口,2015年165口。市场反应热烈,Pioneer股价当天跳了5%,分析师直夸中化眼光毒。
交易拖到5月31日才正式关门,期间过美国反垄断审查,没大波澜。关门那天,中化付了6.31亿现金,其中1.09亿补了从2012年12月生效日起的运营费。
联合区产量当时已近1万桶油当量/天,中化马上分到40%。Pioneer运营团队没闲着,钻机转起来,水平井一口气下到几千米,压裂液注入,油就出来了。
2013年下半年,首批井产量超预期,日产几百桶。中化派工程师驻场,学技术,顺带监控权益。整个过程,按美国法律走得板上钉钉,产权归持有者,地下资源也跟着走。
转眼三年过去,2016年11月17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扔出一份报告,炸了锅。报告说,Permian Basin的Midland子盆地Wolfcamp层,技术可采储量有200亿桶原油、16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16亿桶天然气液。
按当时油价50美元/桶算,总价值9000亿美元,创下美国页岩油田纪录,比北达科他Bakken油田大三倍。USGS用地质模型和历史数据推算的,这块地瞬间从“荒漠”变“金矿”。
媒体蜂拥报道,CNN标题就是“德州沙漠藏巨油田”,华尔街日报盘点潜在赢家。Pioneer当然是头号受益者,他们的60%权益价值蹭蹭上涨,公司市值从2013年的150亿飙到2016年的200多亿。
中化呢?他们40%权益直接值3600亿,17亿投资翻了200多倍。早年中化买这块地时,就靠先进勘探设备抓住了端倪——可控震源车不是白带的,震波数据明确显示油层连续性好。
其他买家为什么没跟?因为他们用老设备,测不准,或者风险厌恶。中化这步棋,走得稳当。2016年后,油价回暖到60多美元,钻井热潮再起。
Pioneer加速开发,联合区产量从1万桶/天爬到几万桶,中化分红水涨船高。2017年,Pioneer报告显示,Wolfcamp贡献公司总产量的20%以上,成本控制在30美元/桶以下,利润肥厚。
2022年,俄乌冲突推油价到120美元,Pioneer年产破70万桶/天,Wolfcamp是主力。中化权益年收益上百亿,帮公司扛住化工板块波动。
到2023年,全球能源转型喊得响,Pioneer开始搞碳捕获试点,Wolfcamp装上监测设备,减排甲烷。谢菲尔德退休前推低碳路径,说Permian能兼容绿色开发。中化也调整,能源业务占比降,投新材料和生命科学。
大转折在2024年。10月11日,ExxonMobil宣布以595亿股收购Pioneer,史上石油业最大并购。5月3日关门,Exxon成Permian老大,净亩1.4百万,资源160亿桶油当量。Pioneer的Wolfcamp权益并入,Exxon计划2027年产200万桶/天。
谢菲尔德卸任CEO,但卷进FTC审查——指他2010年代和OPEC协调减产,涉嫌反垄断。FTC条件是Exxon不能雇他两年,他回应说纯属误会,数据证明产量翻倍是技术牛。
中化呢?2024年8月30日,Reuters爆料,他们计划卖掉Wolfcamp 40%权益,估值超20亿。找巴克莱银行当顾问,Exxon有优先购买权。
这步棋,中化转DNA,早年董事长宁高宁就说要从油气撤,投高科技。11年过去,权益从1万桶/天产到4.4万桶,回报率爆表。现在卖掉,套现后投新能源,逻辑通顺。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服。Pioneer卖时觉得值,买时中化赌技术,USGS评估后大家赚翻。没啥强行收回的戏码,全是市场规律。能源圈就这样,信息不对称是常态,谁勘探准谁赢。P
ioneer从债务缠身到被Exxon吞,并成长链顶端;中化从海外新手到权益大户,顺势退出。Wolfcamp这块“荒漠”,十年产油上亿桶,值几千亿,证明页岩革命不是闹着玩的。美国Permian产量占全球10%,中国企业插一脚,学到真本事。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