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囊性回声”本来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是超声检查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指体内液体积聚形成的囊状结构在B超下呈现的无回声区域。在妇科检查中,它可能代表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或先天发育异常(如子宫附腔畸形)。
“囊性回声”本来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是超声检查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指体内液体积聚形成的囊状结构在B超下呈现的无回声区域。在妇科检查中,它可能代表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或先天发育异常(如子宫附腔畸形)。
奇葩的是,今年59岁的辽宁绥中县女子叶某称,她几年前去当地某医院避孕环复查过程中,被医生高某私自在其子宫内装置了“监听器”异物,之后,时常感觉腹部不适。“近两年我通过手机播放歌曲时发现被放置的是监听器”,于是,叶某便将该医院起诉至绥中县人民法院,要求判令医院无偿将放置在其子宫内的“监听器”取出,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叶某自认为囊性回声就是“监听器”,要求被告取出,并赔偿损失。一审法院认为,叶某诉状及陈述认为医生在取出宫内节育器时,私自在其子宫内放置了“监听器”,根据现有证据,叶某在医院彩超检查过程中的所见,并未有“监听器”等异物存在于子宫内。叶某自认为囊性回声即为“监听器”,无事实依据。假使子宫内存在“监听器”等异物,叶某也未能提供证据与被告进行宫内的节育器取出术有关。最终,一审法院驳回了叶某的诉求。
其实,叶某检查中发现的"左附件区2.7×2.4CM囊性回声"更符合卵巢囊肿特征,而非"监听器"。此类囊肿多数为良性,若无症状通常无需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伴随疼痛或增大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可能。
为什么一个“囊性回声”会被认为是“监听器”呢?
其一,无知。请问,医生在你子宫里放置监听器到底想听什么,你子宫里有什么值得医生如此大费周章给你安装一个监听器?“近两年我通过手机播放歌曲时发现被放置的是监听器”更是滑稽荒唐之极,完全达到了科幻的情节!
其二,贪婪。“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这才是荒唐的“本质”,和所有的医闹一样,尽头无非就是要个“赔钱”。
近年来,骗子盯住了两个领域,医疗和教育。经验告诉他们,医生和教师最好碰瓷,这也是近年医闹和教闹频频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医生和教师最好碰瓷呢?因为他们手中没有任何权力,而且这两个行业的人一般比较迂腐,喜欢讲道理,普遍内心柔软善良。
来源:金风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