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欧洲北约前线赶回来的四星上将,刚下军机就拽着行李箱狂奔;中东反恐基地的准将们,把指挥权扔给副手就跳上专机;亚太舰队的将领们甚至没来得及跟航母编队告别,就被催着往美国本土赶。
弗吉尼亚州昆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停车场,最近几天有点魔幻。
从欧洲北约前线赶回来的四星上将,刚下军机就拽着行李箱狂奔;中东反恐基地的准将们,把指挥权扔给副手就跳上专机;亚太舰队的将领们甚至没来得及跟航母编队告别,就被催着往美国本土赶。
9月30日开的会,9月25日才下通知。美军838名现役将官里,800 人被要求 “必须亲自到场”,连每人带的 2-3 名顾问算上,一千多人挤在同一个礼堂里。
这场景,美国历史上几乎找不出第二回。
翻遍史料,只找到1989年有类似集结。那年老布什要打巴拿马,才秘密集结过一批将领。但那次是精准召集作战相关人员,不像这次,连驻南极科考站的联络官都被拽了回来。
更荒唐的是开会的理由,五角大楼通知只说 “部长要讲话”,别的一概不提。
将军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互相打电话打探消息。有匿名官员跟《华盛顿邮报》吐槽:“每个人都在疯狂琢磨,这到底是要宣战还是要裁员。”
白宫那边更热闹,记者问特朗普这事儿,总统先生愣了半天,冒出一句:“让他和外国将军好好相处,记住,我是和平总统。” 副总统万斯赶紧打断,小声提醒:“是咱们自己的将军。”
你说说,这都些什么事儿?全球最强大的军事机器,此刻像个没人管的幼儿园。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上任刚 9 个月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要理解这场闹剧,得先看看这位 “战争部长” 的履历有多离奇。
赫格塞思算是个 “文武双全” 的人物。普林斯顿本科,哈佛硕士,还在伊拉克战场拿过铜星勋章。但这些光环下,剩下的全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操作。
2022 年,他嫌母校哈佛大学 “太左”,居然在电视节目上掏出硕士证书,写下 “退回寄件人” 当场撕了。当时全网都笑他作秀,他还嘴硬:“这绝非作秀。”
2019 年更离谱,他力挺犯了战争罪的海豹突击队士兵加拉格尔,不光帮对方脱罪,还逼着特朗普解雇了反对他的海军部长。
这样一个人,2025年1月居然当上了国防部长!上任第一天就没闲着,3 月先在社交媒体搞了场投票,问网友 “是否赞同将国防部改回战争部”,20 万投票者里 54.3% 表示支持。他拿着这份 “民意” 四处游说,却迟迟没敢动真格,毕竟正式更名得国会点头,而民主党人早就放出话要抵制。
直到 9 月 5 日,特朗普才签署行政令,算是给这事盖了章。但有意思的是,行政令没敢彻底改掉 “国防部” 的法定名称,只是给了 “战争部” 作为 “次级称号”。白宫官员偷偷跟《华盛顿邮报》透露,这是怕国会告他们越权。
赫格塞思倒显得比谁都急。签字当天就把五角大楼里 “国防部长办公室” 的门牌全换了,官网和社交账号也火速改成 “战争部”。
接着就开始大清洗。炒掉十几名高层,包括海军上将丽莎・弗兰切蒂,理由含糊其辞,一会儿说 “多样性争议”,一会儿说 “理念不合”。还放话要把四星上将数量砍 20%,将官总数削 10%。
五角大楼的人私下都对这位新防长各种抱怨。
这次急召 800 将领回国,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怎么回事。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马克・坎西安直接点破:“这就是场立威大会。”
可立威也得讲基本法吧?美军有全球最顶尖的加密视频系统,指挥跨洲战争都没问题,何况一个视频会议,可他偏要搞线下集会,难道是觉得自己真人比视频更帅,怕别人看不到他的“盛世美颜”?
安全专家快被逼疯了:“一千多名高级将领聚在一块儿,简直是恐怖分子的完美靶子。” 这哪是开会,分明是给对手送 “大礼包”。
更搞笑的是会议安排。要求每个将官必须带高级士官顾问,说是 “听取基层意见”。老军官们都懂,这是赫格塞思在玩心理战——让士兵看着长官被训话,服从的种子就得这么种。
有退役将领看不下去,在网上发帖说这像1935年的 “柏林突击集会”。没想到赫格塞思直接转发,还评论:“这个故事很酷。” 这脑回路,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闹剧背后,全是算计。
赫格塞思有三重小九九,先得把自己的新战略砸下去。他搞的 “国土防御优先”,要把美军从全球各地撤回来,重点守西半球。这事儿阻力大,必须当面压服将领。或者,至少先混个脸熟,以后也好再施压。
再就是机构大手术。传闻要合并欧洲和非洲司令部,缩减海外基地。这么大的变动,线上说不透,必须当面统一思想,免得底下人阳奉阴违。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立威。之前炒掉十几个人不够震慑,这次把所有人召集过来,当面传递 “服从或出局” 的信号。跟企业裁员前的动员会一个路数,只不过规模大了一百倍。
这背后还有特朗普的影子。总统先生最近因为移民和关税政策,支持率跌得厉害。老布什当年打巴拿马后民调飙升的剧本,他肯定想重演。
也有消息说,会议可能是为了给委内瑞拉施压铺路。先把指挥链理顺,确保 “指哪打哪”。实在不行,哪怕是秀肌肉吓唬对手,也能稳住选民。
可代价也有,那就是全球美军指挥出现 “空窗期”。
俄乌边境附近的美军没人拍板下一步行动,中东的反恐任务卡了壳,亚太的舰队演习停在半道。一位驻日美军军官吐槽:“敌人要是这会儿来,我们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赫格塞思不管这些。他本来就主张 “美国优先”,海外的烂摊子压根不在他眼里。这位部长最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力能不能攥紧。
他在福克斯当主持人时就擅长煽动情绪,如今把五角大楼当成了演播室。一千多名将领当观众,特朗普当背景板,这场 “激励演讲” 要是火了,他的政治资本又能涨一截。
只是苦了那些赶路的将领。有驻阿富汗的准将,花了 36 小时才赶回美国,落地就被拉去会场,连换身军装的时间都没有。还有位海军上将,刚给儿子办完婚礼,蜜月还没结束就被紧急召回。
更讽刺的是,赫格塞思自己还背着一堆烂事。2024 年 11 月刚卷入性侵案,2025 年 4 月又因 “白宫群聊泄密门” 被调查。这样一个自身难保的人,却在对八百多名将领指手画脚。
有退役中将马克・赫特林抱怨说:“这哪是什么战略会议,就是场作秀。把马牵回马厩驯服,也得给点草料吧?”
这场闹剧还没开完,后遗症已经显现。欧洲盟友打电话问 “是不是要撤军?”俄罗斯在边境增兵试探。
最尴尬的还是特朗普。被记者问得答非所问后,他再也没提过这场会议。大概连他自己也觉得,这出戏演得太离谱。
昆蒂科基地的礼堂里,赫格塞思的演讲应该快开始了。八百多颗将星在台下闪着光,背后是全球军事部署的混乱,是盟友的猜疑,是对手的观望。
这位 “退学风波” 出身的防长,大概以为靠一场集会就能稳住军心。他忘了,美军的强大从来不是靠作秀,而是曾经靠实打实的战略和战力。
等这场戏散了场,那些赶回来的将领还得飞回去收拾烂摊子。只是不知道下次再被这么折腾时,他们会不会还像这次一样听话。
毕竟,没人愿意总当别人演播室里的道具。
来源:大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