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在专注中持续进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9:05 1

摘要:“我们坚持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及时捕捉新分子机遇,坚持持续建能力、扩规模,坚持精益运营。”在2025年投资者开放日上,药明康德管理层这样总结公司的进化之路。

​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从未停止,当外界的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化,生物体的自我进化才是生存发展的王道。

对于医药健康产业而言,多变的外部环境也正在筛选出行业的强者,药明康德正是其中之一。

25年时间,从一间650平方米的实验室到全球性CRDMO平台,药明康德的进化之路正是新世纪里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发展的缩影。

“我们坚持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及时捕捉新分子机遇,坚持持续建能力、扩规模,坚持精益运营。”在2025年投资者开放日上,药明康德管理层这样总结公司的进化之路。

2025年是药明康德成立25周年。从2000年成立至今,药明康德已发展成为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拥有20多个研发和生产基地、约3.8万名员工、服务全球数千家客户的全球性CRDMO平台。

在药明康德2025年投资者开放日数小时的活动中,我们清晰感受到的是——药明康德又“进化”了,表面看来一如既往的稳健,但在更深的层次中,已经悄然变得更专注、更敏捷、更高效。


01 更专注:聚焦CRDMO模式

药明康德战略进化的核心是CRDMO模式的高度协同。这种模式覆盖新药开发全流程,通过“跟随分子”和“赢得分子”的双重驱动,实现项目从早期研究向后期开发的高效转化,为业务增长带来了强大的韧性。

2007-2018年期间,药明康德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23%,而同期反映全球新药研发趋势和投资金额的NBI(NASDAQ Biotech Index)行业基准指数复合增长为12%。2018年至今,药明康德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24%,更是达到NBI复合增长率的3倍,展现了超出行业趋势的快速增长。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CRDMO,药明康德拥有巨大的体量,覆盖RDM全流程的能力,像一艘巨大的航船,在产业的风波中依然稳健前行,其稳定的内核正是强大的化学业务。

药明康德的化学业务板块在整体业绩中长期占据70%以上的份额,且多年以来增长极为强劲。从2016年到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巨大的体量下,化学业务实现十年里接近10倍的增长速度,是药明康德稳健的基本盘。

药明康德化学业务主要服务于合成类分子,包括小分子,以及多肽和寡核苷酸等新分子,以及这些相关分子的多种偶联化合物。

根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2015-2024年间,全球合成分子的管线数量也在持续攀升,管线占比始终超过50%以上,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根据投资者日上披露,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小分子临床III期和商业化项目的年复合增长率处于约50%的高速轨道,而同期小分子临床III期和商业化项目所带来的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150%,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CRDMO模式对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洞察,使得药明康德能够及时捕捉新分子机遇,提前布局新分子产能,把握行业风口。

其专注于多肽、寡核苷酸和相关化学偶联物的TIDES业务,在2022到2025年间更是保持了每年超过60%的高速增长,预计在2025年这一增长数字将过80%。

药明康德的聚焦还体现在对小分子和TIDES两大业务增长引擎的专注投入。根据业绩报告披露,本年度资本开支将达到70-80亿,主要用于D和M阶段的产能建设,把钱花在刀刃上。

预计2025年底,药明康德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将提升至超100,000L,以支持未来的长期增长。

融资方面,在多种新分子类型百花齐放的今天,合成类分子的管线依然能够深得VC的青睐。2022年-2025年上半年,小分子的VC占比高达43.7%,而合成类的新分子Oligo占比8.8%,多肽占比8.5%。这也味着药明康德所聚焦的主营业务客户能够赢得来自资本市场的持续投入,源头活水充足。

02 更敏捷-首屈一指的药明速度

为了抓住市场GLP-1的机遇,药明康德在过去的几年中持续提升多肽固相合成的产能,从2019年的500L,到2025年将达到100,000L。在2024年4,1000L的巨大体量上,短短一年间几乎翻了2.5倍。无论是产能建设速度,还是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药明康德在业内都是首屈一指。

不仅产能建设速度惊人,产能的利用效率同样惊人。

如果将新车间启用到全面投产的时间作为产能“爬坡”的指标,药明康德这一数字从2017年的22.6个月大幅压缩到了2024年的2.4个月,爬坡时间缩短至1/9,效率显著提升,展现出了超强的“进化”速度。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意味着从设施、人员到质量体系几乎实现了零延迟。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药明康德巨大规模效应的另一个体现。从2017年到2024年,药明康德化学业务生产端员工数量增长了4倍多,有充分的“成熟人手”用于抽调进入新车间,得以快速将知识、经验和质量体系在新车间复刻出来。如今,药物分子越来越复杂,生产需要相当高的专业门槛,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医药服务领域,药明康德的能力、规模、速度、质量都具有稀缺性。目前,药明康德手握超过500亿的在手订单,足以支撑新建产能快速爬坡,保持极高的利用度。

药明康德管理层表示,公司有充足的订单支持产能的爬坡,也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持面向未来的产能建设。

2018年到2025年间,药明康德在手订单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8%,其中DM的在手订单复合增长率更高,超过55%。2倍的R端订单撬动17倍的DM订单,为长期持续发展带来了确定性。

03 更高效——精益运营效能显现

药明康德在投资者开放日上分享了这样一组数字,过去7年间,通过新技术赋能实验室以及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药明康德每位员工的人均产出翻了一番;同期,单位收入所需要的固定经营费用下降了一半。

药明康德能够拥有这样的人效比,有哪些秘诀呢?

在这样高效运营的背后,药明康德打造的全面数字化系统功不可没。

根据投资者日披露,药明康德通过90多款应用系统,覆盖研发、生产、业务运营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智慧”运营,并且这些系统都在持续“进化”中。

作为重资产的行业,设施的利用率对于高效运营十分关键。尤其对于药明康德这种在全球拥有众多基地,需要跨区域管理资源的大型CXO而言,更具挑战。

药明康德管理层表示,近年来的产能跃升对生产基地及车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药明康德在几年前就自建了多基地协同的数字化内部管理系统,确保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对设施给出最优的排列组合。

目前,药明康德已经将车间整体使用率从2020年的60%提升至如今的72%,考虑到设备还需进行常规维护、技术改造等,这一数字意味着已经接近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天花板。

此外,药明康德生物学平台也通过开创性建立数字化运营体系,将数据处理效率提升了32%。药性评价部门自主开发分析核酸类和多肽类代谢产物鉴定的软件,让同类项目的解谱效率提升了83%,项目交付效率提升了33%。安全性评价团队也一直以规模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自2008年至今服务了3,200多家客户,共完成了超过2.5万个客户订单。临床生物分析团队也采用了数字化管理平台,能让瓶颈步骤上的项目周转时长及分析时长分别降低30%和35%。

由此可见,数字化运营已经深入到药明康德业务运营体系的方方面面,而人效比的提升使得药明康德在产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中,能够保持高质量的盈利能力,从长远来看,发展也更具可持续性。

盈利能力确实也很好地反映在了财务数据上。2018-2025年间,药明康德的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复合增长预计将超过30%,高于24%的收入复合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的经调整non-IFRS净利率达到30%,创下历史新高,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

良好的利润率为药明康德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继续投入到产能与能力的建设中,拉动未来增长,实现了正向的“进化”循环。

尽管产业依然面临着种种挑战,全球新药研发的金额仍在持续攀升。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4年,全球研发投入为2,776亿美金,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4,761亿。

行业依然整体向好,持续“进化”的药明康德未来可期。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来源:药智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