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坊镇:以好家风浸润好乡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8:50 1

摘要: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支撑乡村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高度重视家风家训建设,将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涵养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美丽合阳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支撑乡村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高度重视家风家训建设,将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涵养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美丽合阳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挖掘本土资源 绘就家风文化“新画卷”

匠韵坊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许多优秀的家风家训和传统美德。福德村以“福文化”和“孝文化”为重点,通过石刻中华孝道故事,阐释“二十四节气”,打造“福德孝俭”文化长廊,树立了优良家风淳朴民风。

赵家村打响“和美赵家 孝礼相传”品牌,以移风易俗为主题,通过婚俗宣传墙、网红打卡墙、家风家训一条巷展现了婚事新办倡导低价彩礼等文明婚俗新风。

灵泉村传承弘扬秦商文化、孝义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精心打造晴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大优秀家风传承,树立良好文明家风。涌现出一批像党晴梵先生“处事奚先,量贵宽宏,才贵敛,修身有要,家能孝弟,国能忠”的家风家训,传递着为人处世当收敛才学、胸怀宽广的智慧,以及心系家国、担当天下的情怀。

选树先进典型 立好家风示范“风向标”

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持续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连续举办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各类镇级道德模范230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最美家庭”等350人,程新会荣获“中国好人”称号,杨百章、田怀智荣获“陕西好人”称号。对这些评选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善行义举榜、身边好人故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匠韵坊镇”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身边榜样 砥砺奋进前行”专栏,集中展播他们的先进事迹,放大示范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

创新载体形式 搭好家风传承“大舞台”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活动载体,让家风家训“活”起来、“传”下去。利用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写家训 送春联”“文明祭祖传家风”等主题活动,将家风传承融入节日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福山道德讲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走进讲堂,讲述传统文化、家风家训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活动中,通过故事分享、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让村民深刻理解家风的内涵和重要性。开展“晒家风、亮家训”活动,鼓励村民将自家的家风家训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在村内文化广场、宣传栏等地方进行展览,营造出人人讲家风、家家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注重实践养成 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

家风家教的传承,既需理论宣讲的“春风化雨”,更需实践养成的“知行合一”。坊镇锚定乡风文明建设目标,确定合洽路沿线为家风家训试点村,打造了1个“文明示范一条街”和5条家风家训一条巷,让村民在休闲漫步中感受家风文化的熏陶。积极推广“开门纳谏 下沉问访”“婚俗一站式改革”“移风易俗 节俭办事”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春节志愿关爱行”“文明条例进万家”“我与雷锋同行”“宣传宣讲党的理论”等等。先后开展“匠韵坊镇 振兴有我”我为我村代言主题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文明实践活动,切实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通过这些活动,优良家风逐渐转化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乡风文明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合阳县坊镇,从本土家风资源的挖掘整理到日常实践中的躬身践行,优良家风已深度融入乡村肌理,成为涵养乡风文明的“源头活水”。下一步,合阳县将持续深化家风家教建设,让家风之美浸润更多家庭,让文明之风遍吹乡村田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渭南青年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