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先行!杨凌推出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管护保险护粮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8:54 1

摘要: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抓手。但长期使用中,高标准农田损坏后的维修责任划分、资金来源等问题,一直是政府与农户面临的困扰。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抓手。但长期使用中,高标准农田损坏后的维修责任划分、资金来源等问题,一直是政府与农户面临的困扰。

日前,杨凌示范区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 管护保险,陕西首例保单已正式落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9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田与大家财险咸阳中心支公司签订协议,陕西首单聚焦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 的管护保险正式生效。该保单由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三级财政共同支付91200元保费,为1900亩高标准农田提供为期一年、总额304万元的风险保障,填补了当地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险领域的空白。

作为承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植保、园艺等十余个学院(所)科研项目的重要基地,曹新庄试验田早在2019年就通过区校合作建成高标准农田。但每年夏收秋播季,农田因使用频次高,设施损耗问题时有发生。

“一旦灌溉设施出问题,不仅维修成本会增加,还会影响科研进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副场长任忠哲表示。投保后,水毁道路、出水桩、喷灌设施等都能得到及时维修,为科研顺利开展与成果产出筑牢了保障。

这一保险的理赔效能很快在田间得到检验。9月26日上午,连阴雨刚过,大家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便专程前往曹新庄试验田,实地查看田间道路水毁情况。面对试验站“道路因雨水下陷,可能影响后续耕种,能否尽快维修”的诉求,该负责人当场回应:“这属于高标准农田‘八项标准’里田间道路的维护部分,我们近期会联系施工方,等天晴后就把这条路维修好。”

据了解,去年年底,在陕西省财政厅、陕西金融监管局支持下,杨凌示范区财政局牵头联合杨陵区政府、大家财险陕西省公司、人保财险陕西省公司等单位,经实地调研与方案优化,最终形成以“八项标准”为核心的管护保险方案。根据条款,保险期间内,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高标准农田 “八项标准”(含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土壤改良、科技推广及其他工作措施)受损,产生的维修与人工费用将按约定比例赔付。

“我们不仅覆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还将日常损耗纳入风险保障范围,不只是事后理赔,还会提前介入减少损耗。” 大家财险咸阳中支总经理石鑫介绍,曹新庄试验田自然灾害发生概率较低,但灌溉设施毁损问题相对突出,“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快速响应、按比例分项开展精准理赔,确保修复后农田设施恢复国家标准。”

事实上,杨凌此次推出的“八项标准” 管护保险,精准瞄准了全国高标准农田管护的两大共性难题:一是后期管护需持续稳定的修复资金投入,二是长期缺乏系统性监督管理修复体系。而该保险通过机制创新,恰好为破解这两大难题提供了关键支撑。“借助这一保险机制,财政部门在高标准农田管护期内难以预测或核定的修复提升预算资金得以固化、量化,能有效保障农田始终保持‘良田’标准。” 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工作人员罗雨佳表示。在保费分担方面,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按45%、27.5%、27.5%的比例分摊补贴,既减轻了基层管护压力,也完善了高标准农田管理维护模式。

据悉,杨凌计划今年内逐步在示范区辖区内的五泉镇、揉谷镇,开展2.56万亩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险试点。

“我们通过‘以保促管’,打造高标准农田全生命周期管护服务保险模式,有效提升了建后管护风险识别的及时性与精准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使用标准下降、设施破损等痛点问题,助力农田‘建得牢、管得好、用得久’。”罗雨佳说。

杨凌示范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以“财政+ 保险”的组合拳破解了高标准农田管护的 “资金难、责任散”困境,更通过“八项标准”全覆盖、事前预防与事后理赔相结合的模式,为全国高标准农田管护提供了可复制的“杨凌经验”,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来源:杨凌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