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群体如果去做低学历的工作,会不会对低学历群体产生压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0:16 1

摘要:35岁那天,我亲手把硕士文凭塞进抽屉,去驾校报名学大货,教练瞅我一眼:「哟,又一位被写字楼退货的?

35岁那天,我亲手把硕士文凭塞进抽屉,去驾校报名学大货,教练瞅我一眼:「哟,又一位被写字楼退货的?

」一句话把我怼到现实悬崖边。

别急着唏嘘,数据比眼泪更扎心。

BOSS直聘刚扒完2023年账,重型卡车司机月薪中位数1.5万,直接把46%的本科应届生摁在地上摩擦。

我连夜翻出当年本科毕业offer,起薪8k,瞬间明白什么叫“纸面学历打不过铁轮子”。

更魔幻的是高空证焊工,日薪800起跳,干六天顶我当年坐班半月。

人家证书只认应急管理部盖章,不认985校徽。

我同届那群“考研避风港”党,现在扎堆在直播间卖抹布,学历一栏填硕士,后台实名认证却卡在“不会上链接”。

教育部自己也打脸:高职就业率92.3%,本科88.8%,连续五年倒挂。

孩子拼命卷进本科,毕业发现工厂技术岗早被职校生锁死,人家大二就进厂跟师傅调机,毕业即上岗,我们还在BOSS直聘上“已读不回”。

外卖骑手更离谱,44.5%大专打底,7%研究生。

我隔壁单元的小哥,北邮通信硕,被优化后跑众包,一单5块,他说:“至少算法是我写的,现在算法算我。

”听着像段子,可这就是履历的即时变现价。

“逆向考研”已经不算新闻,去年本科报考职业院校暴涨37%。

我表妹双一流毕业,转身去技校学无人机装调,问她为啥,她甩一句:“本科教我造飞机,技校教我把它飞起来,谁给的钱多我学谁。

”一句话,把教育部的情怀干碎。

最惨的是35+“学历溢价”直接清零。

IT圈流传一句话:头发越少,简历越薄。

我前领导,清华本硕,被裁后去工地做BIM建模,日薪300,和17%的“大学生民工”抢活。

头盔一戴,谁管你高考省排第几,图纸画错照样被骂得狗血淋头。

也别光叹气,出路早就写在人社部的新职业表上:家庭教育指导师、无人机装调师、碳排放管理员,18个全新工种,九成先看证后看学历。

我连夜下单VR焊工课,设备到家插上电,弧光一闪,系统提示“焊缝合格”,比当年导师一句“再改改”痛快多了。

00后更人间清醒,智联问他们“手艺和学历谁重要”,43%选手艺。

我蹲直播间围观,19岁女娃靠修挖掘机年入30万,弹幕刷“姐姐好飒”,她回一句:“挖机不会问我是几本。

”听得我直拍大腿,原来社会大学才是真·双一流。

所以,别再纠结“读书有没有用”,得问“读完能不能用”。

我给自己定了两条铁律:第一,每年考一个硬证,管它是电工还是叉车;第二,把简历拆成两份,一份写学历,一份写能修啥、能开啥、能调啥。

用人单位想挑就挑,至少我给自己留了活路。

最后提醒一句:别等被优化那天才翻招聘软件,那时候你连简历都填不满。

趁还来得及,去人社局官网把“技能提升补贴”领了,报名学点真家伙,证书到手那一刻,比拿到毕业证踏实多了。

毕竟,钱包不会骗人,卡里的余额才是真的“母校”。

来源:幸运风筝7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