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总第318期:《现当代中国诗词佳作鉴赏》(第二卷)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5:58 1

摘要: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是灵魂的密语,是文明长河中最晶莹的浪花。而诗歌鉴赏,便是渡向那诗意彼岸的舟楫,是破译那心灵密码的钥匙,是撷取那浪花精髓的巧手。它绝非简单的附庸风雅或文字游戏,而是与诗歌创作并行不悖、相互激荡的创造性活动。正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

中国诗歌鉴赏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现当代中国诗词佳作鉴赏》(第二卷)序

〇张光国

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是灵魂的密语,是文明长河中最晶莹的浪花。而诗歌鉴赏,便是渡向那诗意彼岸的舟楫,是破译那心灵密码的钥匙,是撷取那浪花精髓的巧手。它绝非简单的附庸风雅或文字游戏,而是与诗歌创作并行不悖、相互激荡的创造性活动。正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鉴赏者需以心灵的触角,探入诗人构建的意象世界,感受其情感的脉动,解析其艺术的匠心,从而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这不仅是对单个文本的深度解读,更是对一个时代审美风尚、精神气质的捕捉与塑形,其意义深远,关乎民族语言的精粹化与文化血脉的承续。

承接着《中国诗歌鉴赏》(VOL.1)、《现当代中国诗词佳作鉴赏》(第一卷)、《现当代中国诗词佳句大典》(第一卷)等典籍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与开拓的宏阔视野,《现当代中国诗词佳作鉴赏》(第二卷)的问世,宛如在绵延的山脉中又崛起一座新的高峰,无疑是中国诗歌鉴赏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并非简单的序列延续,而是在既往经验上的深化与拓展,标志着我们的诗歌鉴赏事业从筚路蓝缕走向了体系化、精深化的新阶段。这座“里程碑”,不仅镌刻着中国诗歌会领导团队的心血和一如既往的执着,更映射出现当代诗词创作蓬勃的生命力与丰富的可能性,为学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具有坐标意义的文本。

本书将鉴赏的聚光灯投向九十六人次优秀诗人的心血之作。这个数字,并非冰冷的统计,而是九十六扇通往不同心灵风景的窗口,是九十六次与独特诗魂的邂逅。这些诗人,或已声名远播,或正潜滋暗长,他们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当下诗坛一幅斑斓多彩的画卷。遴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严谨的审美判断,旨在呈现现当代诗词创作的广度、深度与多样性,让那些真正闪耀着思想与艺术光芒的篇章得以被看见、被品味。

尤为可贵的是,本书的鉴赏文章并未固于单一模式,而是如八面来风,从不同维度切入,在诗术、诗法乃至诗道的不同层面从容运笔。或如庖丁解牛,精研其“诗术”——剖析意象的营造、节奏的掌控、语言的陌生化技巧;或追摹其“诗法”——探寻承继与创新的轨迹,理解诗人如何于格律中舞蹈,又如何在传统藩篱外开辟新境;更不乏直指“诗道”之作——叩问诗篇背后的生命哲学、历史关怀与终极价值。找好词、找佳句,于细微处见精神;论特点、论优点,在比较中显品格;评闪光点、评感动点,让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共鸣交织。这种多视角、多层次的解读,使得每一篇鉴赏文字都如同一把量身打造的钥匙,精准地开启了通往该诗作艺术堂奥的大门,内容丰赡,见解深刻。

为达成这一目标,运用诗学术语,构建起了专业而严谨的批评框架。但绝非掉书袋,而是力求将理论的深邃化为语言的清泉。下笔处,既能贯通古今,援引钟嵘《诗品》之精妙、王国维《人间词话》之深邃,与当代诗学理论相印证;又能融汇中外,以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观照意象,借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诠释创新,展现出跨文化的宏阔视野。更难得的是,还注重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学术探讨褪去僵硬的外衣,披上散文般的华彩。议论则鞭辟入里,记叙则娓娓道来,描写则栩栩如生,抒情则真挚感人。长句如江河浩荡,尽显逻辑之绵密;短句似金石铿锵,突出观点之锋锐。这种追求,使得本书既能为专业的诗歌创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又对普通的诗歌爱好者敞开了怀抱,具有极高的可读性,真正做到了“曲高”而“和众”。

然而,我们必须深知,如此规模的诗歌鉴赏与典籍编纂,是一个极其繁复、耗尽心力的系统工程。从篇目的反复斟酌,到编者的悉心联络,从鉴赏文字的精心撰写与打磨,到编辑校对的一丝不苟,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的心血与智慧。在此,我谨向持续关注并热情支持本书以及中国诗歌会各项事业的广大诗友同道,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是你们的期待与鼓励,化作我们前行路上不竭的动力。同时,一份尤为深切的感激,必须献给我的妻子与儿子。正是在他们无私的理解与默默的支持下,我才得以从琐碎的工作、生活中抽身,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这片诗意的园地。他们的包容,是这部著作得以面世的温暖基石。

《现当代中国诗词佳作鉴赏》(第二卷)的完成,既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它为我们系统地梳理现当代诗词创作的成就与脉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展望前路,我们已开始期待下一阶段的成果——《中国现当代知名诗人创作风格研究》(第一卷)纸质书的出版。那将是从宏观视角对诗人个体艺术世界进行的更深邃、更系统的勘探,是另一种形式的“里程碑”。我们相信,当鉴赏的微观测评与研究的宏观把握相结合,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面貌必将得到更为清晰、立体、深刻的呈现。

愿这部《现当代中国诗词佳作鉴赏》(第二卷),能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更多关于诗歌鉴赏与创作的思考涟漪;愿它能如一座坚实的桥梁,引领更多的读者走进现当代诗词的瑰丽殿堂,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永恒诗意。

是为序。

2025年5月16日于静思轩

【作者简介】张光国,笔名毓榕、轩辕国,1975年生于山东潍坊,1998年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曾进修于鲁迅文学院,做过教师、编辑、记者、报社驻潍坊工作站站长、潍坊万众传媒总经理。系《新诗歌》、《中国诗选刊》、《中国诗歌月刊》总编,中国诗歌会名誉会长,当代诗歌会、中国李清照诗歌会、中国仓央嘉措诗歌会会长,中国山水诗社、中国草原诗社、中国大唐诗社社长,中国诗名家俱乐部主席,白浪书院客座教授,作家诗人高级研修班导师,神洲文学院院长。创始诗人网、中国诗歌会网、诗家网和诗家APP。组织诗意的行走、北海文艺沙龙、大唐诗歌节等现场活动百余场。

出版诗集《诗人与美人鱼》、《陶罐上的少女》,诗学专著《诗术》(第一卷),诗论集《同凤凰与白狼一起吟唱一一首届中国诗歌展优秀作品点评》,诗话专著《黄鹤楼诗话》、《北海诗话》,文论集《煮酒南山歌北海——张光国文论集》(第一卷),长篇小说《沙僧别传》,编著《当代中国诗人名录》、《当代作家新势力文萃》等数十部。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