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超600亿、利润9成,曾经让女人痴迷的那碗“口水~,卖不动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8:20 1

摘要:“618”预售榜一夜间被刷绿,燕窝类目却像被抽掉主心骨——小仙炖销量腰斩,燕之屋直播间里“买二送一”喊得嗓子冒烟,弹幕仍是一片“再等等”。

“618”预售榜一夜间被刷绿,燕窝类目却像被抽掉主心骨——小仙炖销量腰斩,燕之屋直播间里“买二送一”喊得嗓子冒烟,弹幕仍是一片“再等等”。

曾经排队三小时也要抢一瓶的“宫廷仙气”,如今连搜索热度都跑不过十块钱一袋的银耳,落差大得让老粉都怀疑人生。

说到底,不是大家不想养生,是“养生”二字被燕窝自己玩坏了。

十年前谁手里捧碗即食燕窝,朋友圈九宫格能收获一屏“贵妇”夸赞;今天再晒,评论区先甩来科普截图:蛋白质不如鸡蛋,唾液酸含量靠糖水稀释,美容效果约等于早睡早起。

知识一透明,神话就塌方,价格却还倔强地挂在四位数,消费者自然用钱包投票——42%的下滑一点都不冤。

信任裂缝更早埋下。2011年“血燕”染红事件把行业钉在耻辱柱,近两年又被扒出有人拿燕碎、燕角充整盏,胶水定型、漂白上色,视频镜头里那一池子浑浊药液,比任何广告词都刺激人转黑。

再加上胶原蛋白肽、益生菌、NMN这些新贵轮番轰炸,燕窝连“稀缺”故事都讲不下去——印尼燕屋越建越多,原料价却年年走低,曾经的“白色黄金”如今按克算还不如高端巧克力。

直播间里也不是没人买,只是买法变了。

抖音上19.9元三瓶的“燕窝饮品”一晚能卖十万单,成分表写得明明白白:每瓶燕窝投料0.5克,糖水管够。

年轻人图的是“喝过即养生”的仪式感,谁还真指望皮肤一夜回春?

头部品牌一边骂低价内卷,一边默默上架“轻养系列”——克数砍半,包装换成奶茶风,价格贴着成本线走。

昔日贵妇标品,如今成了快消小甜水,身份跌得比股票还快。

有厂子干脆把燕窝打成肽,溶进咖啡、面膜、甚至宠物营养膏,试图用“黑科技”讲新故事。

可惜科研论文追不上营销话术,终端动销依旧温吞。

最惨的是中间那批跟风做礼盒的小厂,去年中秋还指望靠“月子燕窝”收割丈母娘,今年仓库里积压的烫金盒子堆到天花板,只能当废品称斤卖。

行业洗牌无声却血腥,天猫店铺数量三个月少了两成,活下来的要么有工厂,要么有私域,纯靠代运营过日子的已经连人带货被平台清退。

未来能喘口气的,大概率是肯把“补品”二字写小的玩家。

孕产妇、术后人群、吞咽困难的老人,这些细分场景里还有医生愿意开句“吃点燕窝”,价格别浮夸、成分不造假,就能留住一批真刚需。

至于指望它重返C位、再掀国民滋补狂潮,还是省省吧——当一碗30块的银耳桃胶在直播间被夸出“植物燕窝”既视感,谁还会为一句“古代皇后同款”去掏十倍溢价?

燕窝的故事没有神话了,只剩下一地碎燕和清醒的消费者。

来源:分秒必争孔雀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