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董宇辉开始做产品,从帆布包到四件套,他正在重构直播电商逻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5:51 1

摘要:与苏州稻香村合作的“月满九州”月饼60万盒12小时售罄,销售额超6000万元,其文创包装盒被网友DIY后引发光明网等官媒报道;与长春文旅联名的“兰知春序”帆布包线下首日即成爆款,线上同步开售。

截至2025年9月,董宇辉定制业务持续拓展。

与苏州稻香村合作的“月满九州”月饼60万盒12小时售罄,销售额超6000万元,其文创包装盒被网友DIY后引发光明网等官媒报道;与长春文旅联名的“兰知春序”帆布包线下首日即成爆款,线上同步开售。

他通过定制模式整合供应链,强化品控与设计,商业布局持续深化。

在商业这块儿,大多数人都会选“卖别人的产品”。

品牌方啊、渠道商啊、平台方啊,都更愿意挑那些已经成熟的现成产品,省得自己从头做产品带来一堆不确定性。

你看供应链管理、品控标准、设计细节、库存压力……

每一步都可能有风险,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卖不动”的坑。

但董宇辉偏不走寻常路,他非得亲自扎进产品的全链条里头,从设计到生产,从品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自己盯。

董宇辉团队和长春文旅联名推出的“兰知春序”帆布包,刚一官宣就直接火了。

留言区简直炸了锅,“求链接”“太想要了”这种评论刷个不停。

消费者对这包的热情,完全超出预期,不是因为牌子有多响,而是因为这产品本身能让人感觉到背后的用心。

这款包是“兰知春序”和长春文旅一起捣鼓出来的,董宇辉团队还给长春专门设计了一个城市Logo,轻轻巧巧地印在包上。

背起来出门,不光有联名的那种雅致味道,还悄悄带着属于长春的城市记忆,跟着人一步一步走得更远。

而且每天只卖200个。

这种“限量发售”可不是为了搞什么饥饿营销,而是想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守住它独特的价值。

那董宇辉干嘛非要选这种“费心费力”的路呢?

答案挺简单,他就是心里装着消费者,想给大家一份能安心的礼物。

他不满足于只是当个渠道卖卖货,而是希望每件产品都能装进点文化价值,让消费者能摸到背后的故事和温度。

他清楚,如果只是贴个自己的标卖别人的货,那顶多叫“卖别人的产品”,根本算不上“创造安心的礼物”。

现在这消费市场,大家越来越看重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保障。

董宇辉选自己做产品,不是为了显得自己与众不同,而是他明白,只有从头到尾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品控,才能真正给消费者一份能放心的礼物。

他不是在单纯卖货,而是在创造一种能和消费者情感搭上线的东西。

“每天限售200个”这个做法,恰恰说明他有多重视产品。

他不想让产品满大街都是,而是希望每一件都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这做法看着是“费心费力”,其实是在一点一点攒消费者的信任。

当大家感受到这种用心,自然就愿意热情回应,就像“兰知春序”帆布包这样,一下子就爆了。

董宇辉这么“费心费力”,换来的是消费者的“安心”。

这大概才是商业的本质吧,把消费者放在中心,创造真正的价值。

在“卖别人的产品”成了主流选择的今天,他选了一条更难走、但更有意义的路,因为他心里一直觉得,消费者值得收到一份能安心的礼物。

董宇辉的定制业务,已经从只做一两类东西慢慢扩展到好多领域了,而且越做越深。

它成功不光是销售数字好看,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加持、质量把控和场景创新,建起了一个连接消费者、品牌和文化的特别生态。

你看,从月饼、粽子到帆布包、床品,董宇辉的定制业务扩展路子挺清楚的,说明以后可能还有更多发展空间。

传统食品领域的定制会做得更深入。苏州稻香村的“月满九州”月饼,60万盒12小时就卖完了,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它的文创包装盒还被网友自己DIY,连光明网这些官媒都报了。

这款月饼不光结合了中国各地的地方特色,比如广州的“小蛮腰”、新疆的天山,还通过地理标志和文化故事的方式,让传统节日食品成了文化载体。

这种深入挖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定制模式,正推着传统食品行业往高质量、高文化附加值的方向转。

家居生活领域的定制也会慢慢深化。董宇辉和富安娜合作的定制四件套,35万人在线抢8000套,几分钟就抢光了。

合作中,董宇辉团队不光指定用新疆长绒棉当原料,还加了玉兔刺绣这些细节设计,用户反馈说成品质量比品牌同类产品还好。

这种对材质、设计和工艺的死磕劲儿,让“与辉同行定制”成了质量的代名词,也说明家居定制要从简单贴牌变成深度设计和质量把控了。

董宇辉的定制模式正往更多生活场景延伸。

从年初那个卖19块8的“平安喜乐”帆布包被抢了2.4万件,到定制粽子时和五芳斋合作,仔细分析南北口味差异,加入文化内涵,2小时就卖了17万单。

董宇辉的定制业务已经从节日礼品扩展到日常消费品了。

他们用“小批量试水,卖完即补”的策略,让定制产品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董宇辉的定制业务能持续扩展,关键是建起了“用户信任、品质保障、文化赋能”的闭环。

他自己不建工厂,但靠着流量优势和标准输出,有效激活了优质产能;也不走贴牌创牌的老路,而是向中小厂商开放资源,带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这种模式让定制业务不光是销售行为,更成了连接文化、品质和生活的纽带。

将来,董宇辉的定制业务有望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

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提升,定制业务会和更多文化IP、非遗技艺、地方特产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加产品加体验”的新型消费场景。

同时,供应链整合能力提升了,定制业务会从快消品向高价值产品延伸,从节日礼品向日常消费品拓展,建起更丰富的消费生态。

董宇辉的定制业务,现在已经不单是一种商业模式了,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证明在直播电商的浪潮里,真正的竞争力不光靠流量,更靠对产品本质和用户情感的深刻洞察。

当“董宇辉”三个字成了品质和文化的代名词,他的定制业务拓展之路,正展现出无限可能。

来源:你好菜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