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9月29日在杭州闭幕。为期四天的盛会,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网络文学的当下。思想花火碰撞之间,又在照亮中国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之路。
2025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9月29日在杭州闭幕。为期四天的盛会,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网络文学的当下。思想花火碰撞之间,又在照亮中国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网文如何更上层楼,绕不开三点思考。
第一“思”
AI究竟如何赋能优质网文创作?
文学周中,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在《AI时代的网络文学出海》主题演讲中提出,AI技术正重构文学创作范式。他预测,2026年可能出现首部AI作为第一作者的网络文学作品,但中长篇小说叙事架构、人物塑造仍是技术难点。
在探讨AI时代网文的创作时,许多知名作者也抱有类似观点,AI成为他们当下创作的常用工具,但AI能有效解决的只是创作的数量而并非质量。
青年网络作家高鼎文直言,“网文是以更新量来算的,AI可以一天生成10万字,但是它生成的内容没有感情也没有什么灵魂。”福建作协网络作家分会副主席李璐虎提到,故事才是永恒的,所有读者想要的永远是一个好的故事,如今的作家就是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去努力应对外界的变化。
所以,当下网络文学作家们更多是把AI当作资料查找、文本润色的工具,而非内容创作的竞争者。
不过,在网文改编二创领域,AI正发挥着更广泛、更重要的作用。
今年3月开始,杭州剧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大规模应用AI工具创作网文改编动漫剧。以AI文生图取代传统画师手绘模式,大大缩短制作周期。以一部100分钟的动漫剧为例,制作周期从半年以上缩短至一月以内。
专家表示,网络文学创作的未来趋势是短剧、动漫等改编二创,在这一业界发展主流背景下,IT产业、AI产业方面的优势将助力浙产网文产业继续领跑。
“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动画改编的产量,杭州是最大的。浙产的影视公司、浙产的动画公司改编数量最多、精品率和爆款率最高。”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夏烈告诉记者。
第二“思”
网文如何突破“爽文”依赖
管平潮是国内知名的网络文学作家,他创作的《仙剑奇侠传》等作品,让他跻身中国仙侠小说的代表作家行列。这段时间,管平潮正在位于杭州滨江中国网络作家村的工作室里进行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和构思。这部作品融合了悬疑、仙侠等元素,是他创作的新尝试。“有点像西游记和聊斋志异的结合,是一种悬疑志怪仙侠,我觉得还是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对于写作者来说是最佳选择。”
除了形式的创新,管平潮还将他对现实事件的反思写入书中,期望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仙侠”剧情中。
“比如一个很坏的妖怪,他以成仙的名义,其实最后把民众加害了。我就是想用类似的精彩故事,潜移默化告诉大家对有利益诱惑的东西要提高警惕。”
近年来,不少“爽文”霸榜网络文学点击量前列,这些作品通常以情节反转、离奇故事等,直击读者“兴奋点”,管平潮说,初看这些作品会很有吸引力,但经常是看完之后,却什么也不记得,这也让他开始对这类作品进行反思。
“类似于很甜的食品,你吃的过程中很开心,吃完之后,没那么多营养,甚至还有点负面的影响。比如我变浮躁了,我被文中过于挑动情绪的东西给麻痹了麻醉了,有点沉迷于这种审美了。
管平潮说,现在读者看“网文”,很大程度受到算法推荐的影响,平台推送“爽文”本无可厚非,但也要有更多故事精彩、且能引起思考的网文被更多读者看见,这就要从算法和机制等方面做出改变。
“我觉得算法可以改进,应给一些长效精品应有的关照。第二方面,还是要引入人工,编辑的智慧、编辑的专业还是不能忽略的。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管平潮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在评奖等方面鼓励更多有深度的网络文学创作,同时读者也应该包容更多不一样的网文作品,让网络文学更加百花齐放。
第三“思”
网文出海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的“理解鸿沟”
文学周上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2025)》显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读者总量占到全球的80%,欧洲、拉美等地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而且,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正在突破单一的内容传播模式,从IP衍生到叙事模式“出海”,影视剧、微短剧、动漫等IP改编作品大大拓展了传播边界。
但另一方面,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也面临“文化壁垒”与“本土化不足”的双重挑战,前者是部分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海外读者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后者则是本土化运营的不足,制约了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深度。
法国元气阅读联合创始人查尔斯·德威表示,存在文化差异,所以翻译的工作不是很简单,“还需要了解海外年轻人喜欢看什么,要理解年轻人怎么使用这些社交媒体,这些互动都很重要。”
与此同时,网文“出海”还存在着版权侵权、区域传播不均衡、海外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等问题。
文学周期间,杭州滨江区发布了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相关政策的征求意见稿,从文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原创精品创作奖励,产品出海发行保障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扶持。
“不仅是在政策扶持上,包括我们在‘出海’渠道的保障上,还有一些平台的建设,都是做了全面性系统性提升。对于企业文化‘出海’进行全链条全周期以及全方位的扶持。”杭州滨江区文创发展中心副主任徐若雯说。
网络文学如何行稳致远,许多热爱网络文学的读者也有期待。
温州商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大三学生陈佳丽期待看到深耕特定领域的网络文学作品,“比如主角是一位黄杨木雕的传承人,故事既展现精湛的雕刻技艺,又能围绕木雕中的隐秘线索展开悬疑解密。这样追更下来,既过了剧情的瘾,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文化分量。”
来自湖州南浔社区的居民钱振章说:“网络文学应根植于我们的文化沃土。故事可以天马行空,但内核应蕴含‘和而不同’、‘家国情怀’等东方智慧与气度。比如基于《山海经》的奇幻宇宙、融合‘五行’‘节气’的独特设定,通过有血有肉的角色和普世情感,打动全球读者。”
永嘉市民叶冰峰认为,中国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要把东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巧妙地融进故事里,让老外在“追更”的过程中,不光觉得“酷”,还能理解背后的文化逻辑。此外,好的网文也应多一些人间烟火气,像一本生活解法合集,能让读者在放松的同时,偷偷学两招应对生活中现实的技巧。
来源:蓝媒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