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历史是行有很多臣子在危难之际为自己的主上尽忠,但是也有一些臣子或是顺应时势不断变换主子,或者是为了自保,又或者是为了投机变换主子,总之是在他的一生中换了很多主子,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人。
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历史是行有很多臣子在危难之际为自己的主上尽忠,但是也有一些臣子或是顺应时势不断变换主子,或者是为了自保,又或者是为了投机变换主子,总之是在他的一生中换了很多主子,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人。
吴起是战国时期军事家与政治家,生于卫国左氏。他初赴鲁国求学,后因母丧不归遭儒家排斥,转而修习兵法。前410年齐国攻鲁时,他为获鲁穆公信任杀齐籍妻子求得将位,率鲁军以弱胜强击败齐军,但因杀妻行为遭鲁国贵族质疑而被迫离鲁。前409年投奔魏国,受魏文侯重用改革军事,创建“武卒”制度——通过严格选拔、重赏严罚打造精锐步兵,指挥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卒大败五十万秦军,占领河西之地并筑城守备。前387年因遭魏武侯猜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为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推行变法:削减贵族世禄以强军励农,迁贵族实边拓疆,整顿吏治强化王权。
吴起
这些改革使楚国短期军力大增,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触怒楚国贵族利益。前381年楚悼王病逝,贵族发动政变于治丧处射杀吴起,吴起伏王尸而死后参与刺杀者仍因伤及王尸遭株连。
2、乐毅乐毅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生于魏国中山灵寿。他初仕魏国任大夫,但未受重用。后因魏国联燕伐齐之机,于前312年转投燕国,受燕昭王赏识任亚卿,主持军务改革与外交结盟。前284年,他统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伐齐,率军攻破临淄,连下七十余城,仅剩即墨与莒城未克。此后五年驻守齐国整顿占领区,因燕昭王去世继位的燕惠王中齐将田单反间计,前279年将其撤职改派骑劫接替。乐毅恐遭诛杀遂西奔赵国,受封于观津号望诸君。燕惠王因战败后悔,遣使致歉并欲召回,乐毅作《报燕惠王书》明志却未返燕。后在赵燕两国间保持中立,曾助赵谋划攻燕事宜但未亲预战事,最终卒于赵国。其军事行动几乎灭亡强齐,为燕国奠定霸业基础,其用兵策略强调攻心与持久战。
乐毅
吕布是东汉末年武将,生于并州五原郡,以勇武著称。早年效力于并州刺史丁原,任主簿并受其倚重。189年受董卓利诱杀丁原转投其麾下,任骑都尉后升中郎将,与董卓结为父子,参与对抗关东联军。192年因与董卓生隙,受司徒王允策动于长安刺杀董卓,受封奋武将军仪同三司。后遭董卓旧部李傕攻破长安,败走关东。195年先投袁术遭拒,转投袁绍助其击破黑山军,因纵兵抢掠遭袁绍猜忌,深夜潜逃至河内依附太守张杨。196年趁曹操东征时袭取兖州,与曹操激战两年终败北,转投徐州刘备。198年反叛刘备夺取徐州,联合袁术对抗曹操,终在下邳之战中兵败被擒,于白门楼被处死。其生涯以骁勇善战与反复叛主为特点,先后易主丁原、董卓、王允(联合关系)、袁绍、张杨、刘备,未能建立稳定势力。
吕布影视形象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生于并州雁门郡,早年因武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后随丁原进京。189年丁原被杀后转投董卓,董卓败亡后归属吕布,任骑都尉。198年吕布于下邳被曹操击败,张辽率部投降曹操,被拜为中郎将。此后随曹操征讨袁绍,于白马之战中冲锋破敌,升裨将军。207年远征乌桓时,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中率先锋突袭斩获乌桓单于蹋顿,迁荡寇将军。215年合肥之战中,他以七千守军对抗孙权十万大军,夜间募敢死队八百人突袭吴军大营,重创孙权部队,继而在逍遥津设伏追击,几乎生擒孙权,此战后威震江东,升征东将军。222年曹丕称帝后封晋阳侯,率军抵御东吴进攻,次年病逝于江都。其军事生涯以果敢突袭见长,归曹后屡建奇功,成为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的代表人物。
张辽影视形象
侯景是南北朝时期将领,生于北魏怀朔镇,羯族。早年投靠北魏权臣尔朱荣,参与镇压葛荣起义,因战功升任定州刺史。534年北魏分裂后转投东魏高欢,受重用镇守河南地区十年,任尚书右仆射、司空等职。547年高欢病逝后与继任者高澄不和,先以河南十三州之地向西魏宇文泰请降,遭疑后转而南投梁武帝萧衍,受封河南王、大将军。548年因梁与东魏议和恐被出卖,于寿阳起兵叛梁,渡江攻破建康围困台城,次年攻陷后饿死梁武帝立太子萧纲为帝(简文帝),自任丞相、宇宙大将军,控制梁朝大权。551年废简文帝改立萧栋,旋即篡位称汉帝,引发江南豪族反抗。552年被梁将陈霸先、王僧辩联军击溃,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其叛乱导致建康残破、江南动荡,史称“侯景之乱”。
侯景
魏征是唐朝初期政治家,生于580年,巨鹿郡下曲阳县人。早年出家为道士,后投隋末武阳郡丞元宝藏幕府。617年随元宝藏归附瓦岗军李密,任文学参军,曾献十策未被采纳。618年李密败于王世充后,随其入关降唐。太子李建成赏识其才,引为太子洗马,期间建议太子出征刘黑闼以积累战功,并多次建言遏制秦王李世民势力。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前嫌任为詹事主簿,继任谏议大夫。他辅佐太宗期间直言进谏二百余事,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等主张,参与制定《贞观律》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政策。643年病逝前仍口述《十渐不克终疏》劝诫太宗保持政风。其历任元宝藏、李密、李建成、李世民四主,以犯颜直谏著称,主持编修《隋书》并撰写序论,封郑国公。
魏征
秦琼是唐初名将,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末从军,初随隋将来护儿部将张须陀镇压卢明月起义军,以勇猛闻名。617年张须陀战死后,转投裴仁基麾下,同年随裴仁基归附瓦岗李密,任帐内骠骑,深得信任。618年李密败于王世充后,被俘归顺洛阳政权,任龙骧大将军。因不满王世充为人,619年与程咬金等阵前投奔李唐,被秦王李世民收入秦王府,任马军总管。随李世民参与平定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战役,常率玄甲军为先锋突阵,于美良川击破尉迟敬德,在虎牢关之战中率精骑冲散窦建德阵型。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晚年多病,638年卒后陪葬昭陵,其形象被绘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其生涯历仕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李世民五主,以临阵骁勇著称,后世文学中将其与尉迟恭并列为门神原型。
秦琼影视形象
朱温是五代后梁开国皇帝,生于宋州砀山,早年丧父,随母佣食于豪族。877年加入黄巢起义军,因作战勇猛渐升至同州防御使。882年因战事不利叛降唐朝,被僖宗赐名“全忠”,任宣武节度使。此后以汴州为基地,联合李克用等镇压黄巢余部,又逐步兼并秦宗权、朱瑄等藩镇,扩张中原势力。901年率军入关中控制唐廷,挟持昭宗迁都洛阳,次年弑昭宗立哀帝。904年铲除裴枢等朝臣三十余人,彻底掌控朝政。907年逼哀帝禅位,建后梁称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称帝后与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持续争战,屡败于潞州、柏乡等地。912年因疑忌诸子兵权,欲传养子朱友文,被亲子朱友珪率兵入宫弑杀。其生涯历黄巢、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四主,最终代唐自立,以暴虐多疑著称,开启五代纷乱局面。
朱温
冯道是五代时期政治家,生于瀛州景城,早年以文学入仕。初投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任参军,因谏言被囚后逃往太原,归附晋王李存勖,任河东节度掌书记。923年李存勖建后唐称帝,授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明宗朝任宰相,主持雕版印刷《九经》开创官刻典籍先河。936年石敬瑭建后晋,仍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使契丹应对辽太宗耶律德光。947年辽灭晋后随辽主北迁,同年刘知远建后汉返中原任太师。951年郭威建后周,复授太师兼中书令,主持修订律法。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帝,始终居宰辅高位。晚年作《长乐老自叙》述其经历,73岁卒于汴京。其政治生涯以务实稳健著称,在战乱中维持文官体系运转,推动印刷术与法制发展。
冯道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将领,生于辽东中后所,出身将门。早年承父荫任明朝宁远总兵,驻防山海关抵御清军。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他最初接受大顺政权招降,但因家产被抄、家人受辱转而致书清摄政王多尔衮,引清军入关联合击溃李自成于一片石,受封平西王。此后为清朝南下征战,1648年镇压陕西反清势力,1657年率军攻入云南剿灭南明永历政权,1662年于昆明缢杀永历帝,获清廷授亲王衔镇守云贵。1673年因康熙帝推行撤藩政策,他联合耿精忠、尚之信起兵反清,自称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挥军攻入湖南、四川。1678年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同年病逝于衡州。其孙吴世璠继位后退守云南,1681年被清军彻底平定。其生涯历仕明朝、大顺、清朝三主,以反复无常著称,其反清行动引发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
小结:
这十大易主之臣,吴起杀妻求将历仕鲁魏楚,变法强军终遭贵族射杀;乐毅率五国联军破齐七十城,因谗言奔赵作《报燕王书》;吕布弑丁原诛董卓,辗转袁绍刘备终殒白门楼;张辽从丁原董卓吕布,降曹后威震逍遥津成魏将典范;侯景叛东魏投梁又反梁,饿死武帝乱江南;魏征历事元宝藏、李密、李建成,终成太宗镜臣谏二百余事;秦琼五易其主从张须陀至李世民,玄武门立功绘像凌烟阁;朱温叛黄巢降唐,弑昭宗代梁称帝开启五代;冯道事四朝十帝居宰相位,印《九经》稳乱世政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剿李自成,后反清称周帝引发三藩之乱。
他们或为了抱负、或为了存亡、或为了投机,在春秋至明清的政权更迭中,以“良禽择木”应对乱世困局——从战国士人游说到五代武夫当国,易主行为渐从“择主而事”滑向“忠义失范”,其个人命运与时代伦理交织,共同构成中国政治文化中“忠”与“变”的永恒辩证。
来源:历史影视小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