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佳节将至,濠江之畔星光熠熠。百余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电影人、音乐人,携手国际知名音乐人再聚银河综艺馆,带来经典曲目《亲爱的小孩》《故乡的云》《落叶归根》《夜空中最亮的星》《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林洁 见习记者 戴纳
9月28日,“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中国澳门唱响。
国庆中秋佳节将至,濠江之畔星光熠熠。百余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电影人、音乐人,携手国际知名音乐人再聚银河综艺馆,带来经典曲目《亲爱的小孩》《故乡的云》《落叶归根》《夜空中最亮的星》《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
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湾升明月,人间银河;岁月留声,共此同频。这些浸染着怀旧味道的旋律,在广大青年观众心中荡起怎样的涟漪?
一首歌里有中国人的共同心跳
“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紫荆文化集团、凤凰卫视主办,中国澳门银河综艺馆支持,广东广播电视台协办。
来自中国台湾的赖芊羽,是广州中医药大学2025级的一名新生。这次晚会最触动她的一首歌是王力宏、单依纯演唱的《落叶归根》。
“歌曲承载着许倬云先生‘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毕生遗憾与‘落叶归根’的最终期盼,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有重量,敲打在心上。当听到‘家唯独在你身边’这句歌词时,许先生那句‘穿盘扣的孩子,走到哪都不会迷路’的箴言言犹在耳。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所谓的‘根’,不仅是地理上的归宿,更是文化血脉与家国情怀的锚点。两位来自海峡两岸的歌者,用他们的声音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完美体现了许先生期盼文化薪火相传的心愿。”
赖芊羽感慨,这首歌让她体会到,无论身在何处,那份对文化根源的眷恋与归属渴望,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这份感动,久久不散。
王力宏、单依纯演唱《落叶归根》。视频截图
《落叶归根》这首歌表达了对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追思和敬意。许倬云先生于北京时间2025年8月4日去世,生前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含泪坦言人生最大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许先生始终心系祖国,关心关注两岸年轻人,曾经对年轻人说“你们一定要加油啊”。
许先生是《落叶归根》歌曲作者王力宏的七舅公。晚会上,这首歌由王力宏和大陆年轻歌手单依纯共同演唱,恰是许先生关心青年、期盼文化薪火相传的一种体现,体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两岸关系希望在青年,共同传递了跨越海峡的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
澳门青年郭泳興说,当《落叶归根》的歌声响起,自己才如此真切地触摸到那份超越地域的、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跳。
“我们或许说着不同的方言,有着各异的生活轨迹,但对‘根’的眷恋,对‘归家’的渴望,是刻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相同的密码。歌声一起,便消融了所有的界限。”郭泳興表示,晚会的动人之处,还在于让大家看到了“共融”最生动的样子。“舞台,就是大湾区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梦想可以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能够见证这一切,我心中充满自豪。”
“晚会终会落幕,但这份激荡于心的感动不会。它让我更加明确,我们这一代港澳青年,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将带着这份文化认同与情感力量,更主动地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与所有同龄人一起,亲手创造属于我们的、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郭泳興说。
每首歌都是寄给所有游子的家书
《无间道》等港片曾经让许多人萌生“一定要去香港和澳门看看”的梦想,24岁的李芊逸也是如此。两年前她第一次走进澳门,到澳门大学开启硕士生涯。
“湾区升明月”晚会的第一篇章就深深吸引了李芊逸,“这些歌大部分是我很小的时候和父母一起看电影时听的,听得感觉有点想家了。”令她尤其触动的是周深演唱的《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哟”的反复咏叹戳中了她的情感共鸣点,也怀念起故乡的云。
周深演唱《故乡的云》。主办方供图
《故乡的云》这首歌,同样戳中了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澳门青年郭泳興。“一种奇妙的连接感将我紧紧包裹——舞台在澳门,我的心,也正归家。这场在自家门口举办的晚会,于我而言,远不止一场群星璀璨的演出,更像一封寄给所有游子的家书。”
有些经典歌曲能勾起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向往。《外婆的澎湖湾》白浪、沙滩、仙人掌,外婆和我和两对半的脚印,源自潘安邦的真实经历,在海峡两岸风靡传唱后,也成为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对中国台湾演员明道来说,澎湖湾是他熟悉的地方,第一次在舞台上参与演唱这首温暖、纯朴的歌谣,他希望能让观众伴随着歌声,想象到澎湖湾暖暖的沙粒,和留在沙滩上淡淡的脚印。从个人记忆到集体乡愁,跨越海峡的每一代人,都在歌声中重拾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
王丹妮、明道、邱胜翊演唱《外婆的澎湖湾》。主办方供图
台湾青年廖彤萦听到《外婆的澎湖湾》熟悉的前奏响起时,“胸口仿佛被一股温暖的怀旧情绪轻轻撞击,这首歌像一股清泉,瞬间洗去了所有的喧嚣”。
廖彤萦感受到,这首诞生于他们父母辈青春的歌曲,跨越时空依然鲜活,它唱的不只是澎湖湾,更是每个人心中那个充满温情的“外婆家”。大湾区不仅有着经济发展的奇迹,更流淌着温暖的文化血脉。
在广州读书的台湾青年陈妤汶,第一次不在家过中秋节,但是“湾区升明月”电影音乐晚会填补了她的乡愁。
当听到《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的歌词“指引我靠近你”,让陈妤汶联想到了两岸的交流,“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虽然彼此之间有距离,但各自的光芒能相互照亮,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明月照见共同的文化根脉
“我舍不得她,因为她是我心爱的祖国……”80岁高龄的中国台湾歌手凌峰惊喜亮相晚会,献上由陈彼得创作词曲、传递家国情怀的《吾爱吾国》。
1987年,凌峰曾以探亲名义赴祖国大陆拍摄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晚会上,第一次来到澳门的他,看着当年的纪录片返乡镜头与今年的九三阅兵画面交织,泪流满面。
凌峰演唱《吾爱吾国》。主办方供图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罗政说,这首跨越近40年光阴的歌曲《吾爱吾国》在澳门响起,每一个音符都包裹着岁月的重量。当老先生唱到“怎能看到她孤单分离”时,声音里的哽咽让罗政的眼泪也忍不住悬在眼眶。
罗政说,还记得他当年在春晚舞台上笑着调侃自己“丑得把中国五千年的沧桑都写在了脸上”,那份幽默里藏着的坦荡与豁达;更忘不了他扛着摄像机踏遍千里路,在《八千里路云和月》里用镜头记录大陆的山川雄姿、风土人情,诉说着对国家的山河情深。
凌峰演唱《吾爱吾国》并向九三阅兵画面敬礼。主办方供图
经典歌曲,也能深深戳中当代青年。
来自西安的李骐淏,4年前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原本他以为自己对这片土地很陌生,来澳门之后才蓦然发觉“原来早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很多在湾区文化大环境中诞生出来的优秀作品”。
“湾区升明月”的晚会节目,近乎一半的歌曲是他所感兴趣的:《被遗忘的时光》《外婆的澎湖湾》等“父母辈”的经典歌曲,也存在于这个00后年轻人的歌单里。
来自中国香港的刘学治是暨南大学2023级学生。作为一名在内地求学的香港青年学生,看到“湾区升明月”晚会四载沉淀后依然闪耀粤港澳大湾区,刘学治深感文化纽带的力量。“它推动着大湾区‘亲如一家’的融合,让我们年轻一代在旋律中触摸到温润而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激励我们以青春之力,共绘湾区未来的崭新图景。”
同样来自香港的刘伟彬说:“作为香港青年,我深感此夜不仅明月共照,更照见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引发情感共鸣。”
广东省青联澳区委员、澳门歌手容甄甄说,“湾区升明月”晚会每个音符都涌动着血脉的共鸣,歌曲表达了千万游子心声,更是湾区青年共同的文化根源。容甄甄殷切期待以音乐为桥继续携手创作,谱写青春旋律“同根同源、共融共进”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