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2025第五届中国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以下简称“嘉年华”)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活动覆盖成都7个区(市)县,吸引国内外1万余组家庭、2万余名选手参赛,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五载耕耘,嘉年华早已超越单纯的体育盛会,蜕变为深植城市肌理的生活方式、推动高质
▲2025第五届中国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活动现场
9月28日,2025第五届中国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以下简称“嘉年华”)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活动覆盖成都7个区(市)县,吸引国内外1万余组家庭、2万余名选手参赛,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五载耕耘,嘉年华早已超越单纯的体育盛会,蜕变为深植城市肌理的生活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展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魅力之窗。
——1——
5100场赛事
全城皆是运动场
从4月启幕到9月收官,长达半年的赛程中,嘉年华不断拓展运动边界,从绿道延伸至全域城市空间,实现“户外到楼宇皆是赛场”的生动图景。本届嘉年华举办十余场“进机关、进楼宇、进商圈”活动,在多元空间提供持续运动体验;天府农博园、东安湖体育公园、东郊记忆、成飞公园、环城绿道等城市地标,均留下赛事足迹,践行着“生活即赛事,赛事即生活”的公园城市哲学。
▲活动现场
秉持“季季有重点、月月有热点”理念,本届嘉年华以两大国家级赛事领航,同步开展少儿篮球、滑步车、龙舟赛、少儿户外三项、魔方、无人机足球、跳绳、空竹等十余项赛事,全年共举办5100余场次贴近市民的赛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1万余组家庭、2万余名选手踊跃参与,规模再创新高。截至目前,五年间嘉年华累计吸引近7万组家庭、15万选手参赛,超350万人次参与体验。
——2——
300公里Citywalk
硬核打卡成都脉络
这里是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也是奋进中的创新之城。千年古都成都,历史文化厚重;新一线成都,作为国家战略布局中的“西部中心城市”,正书写新时代的城市竞争力答卷。
作为核心赛事的中国城市探索挑战赛,以深度路线设计诠释城市发展逻辑,让参赛者在Citywalk中读懂成都,覆盖7个区、总长超300公里的赛道,让成都“三中心一基地”功能定位清晰浮现。新津专场赛聚焦“科技+文化+生态”,串联创新园区与文旅地标,尽显“智造高地”活力。“让孩子在运动中深入了解成都,我们全家都有收获。”第二次参赛的市民王先生如是说。
中国城市户外多项赛融合越野跑、皮划艇、定向越野等项目,结合新津地理人文特色打造复合型体验。“活动种类丰富,专业选手与亲子家庭都能参与,氛围特别好。”参赛的卜先生表示,户外赛事让久坐办公的自己得以亲近自然。值得关注的是,赛事实现与武隆公开赛资源互通,还邀请成德眉资爱好者参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同城化发展注入体育动能。依托特色赛事,成都正吸引全球爱好者“参赛一次,爱上一城”,全力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3——
赛事再扩容
解锁全民参与新姿势
嘉年华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赛事创新的孵化器。少儿篮球、幼儿滑步车、龙舟大赛、少儿户外三项赛四大自主IP赛事在此成长,历经五载已成为亲子运动“黄金IP”,累计吸引超7万家庭参与,见证无数孩子收获首枚运动奖牌。
9月27日,新津农博园比赛现场,身着传统服饰的小朋友们玩着花式空竹,全国跳绳联赛大英站冠军在现场表演,少年们紧张操控无人机足球进行对抗……嘉年华永不停步,首次引入无人机足球赛、跳绳大赛、魔方比赛和空竹比赛等青少年特色赛事,搭建更具科技感、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的运动体验平台,进一步丰富赛事体系、丰富全民运动体验,拓宽“全龄友好、全域共享”的赛事内涵。
以大运会、世运会举办为基础,嘉年华正建立“从0到1”赛事孵化机制,下一步将重点培育科技运动、城市户外等项目,最大化赛事遗产价值。
——4——
“体育+”三维共振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以体育为纽带,嘉年华整合文化、旅游、商业资源,打造“可参与、可消费、可传播”的融合场景。前四届嘉年华,超1000家商业品牌进驻,带动家庭消费破千万元,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年,嘉年华深化“体育+”“+体育”融合创新,联动“成都造”“蓉品出川”品牌,推出“成都造”体育主题展,体育产品、运动康复机构、体育赛事公司、研学项目运营商等成都本土体育产业全链条呈现。
▲机器人展示
科技赋能体育,带来无限可能,抱团出击的智能产品给现场带来了一股科技浪潮。“妈妈我要和哪吒一起照相。”参加空竹比赛的小选手叫着妈妈拍照,她旁边站着的是一个哪吒造型的机器人,后面还有小朋友在排队等着“合影”。这款“小吒”机器人名声在外,它和搭档“镗钯”机器人之前在世运村服务,饱受好评。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参赛选手还当起了理想汽车的“调漆师”,在幕墙上涂画起了自己理想中运动的色彩。活动期间促成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企业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超400万元。与此同时,特色美食、农副产品销售数倍增长,形成“赛事燃、商圈热、消费旺”的良性循环。
以赛聚人,以赛兴城。结合“票根经济”,嘉年华与区域文旅资源串联,形成“赛事+文旅”联动效应,让“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成为新潮流。赛事期间,新津、龙泉驿、高新三大会场共计吸引游客17.69万人次,9月27日至28日两天三地旅游收入总计突破6500万元,形成“赛事搭台、消费唱戏”的良好发展生态。
站在五周年发展节点回望,嘉年华以体育为支点,将“世界赛事名城”的IP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文商旅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赛事引流-消费转化-文旅赋能”的完整生态闭环,有力印证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
以公园城市为天然舞台,以全民参与为价值底色,以“全龄友好”为参与场景,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在加速成型。当体育从专业竞技转变为全民生活方式,当绿道从生态空间升级为经济纽带,成都正以“生活即赛事”的哲学突破,生动诠释着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范式,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着“赛事赋能、体育破界”的创新样本。丰收时节,盛会落幕,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与成都活力的相逢。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编辑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