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股票赚1000亿!什么来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7:33 1

摘要:这两天,长江存储完成了股改,新公司成立,也选了董事会,资本市场沸腾了,大家的预期是,接下来,长江存储可能就要上市了。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国资正在迎来大丰收。

这两天,长江存储完成了股改,新公司成立,也选了董事会,资本市场沸腾了,大家的预期是,接下来,长江存储可能就要上市了。

长江存储现在估值1600亿,是中国Top10独角兽里唯一一个半导体芯片企业。

现在AI算力全球爆发增长,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存储芯片的景气值不断攀升,如果真的上市,市值肯定是2000亿+,未来的想象空间更大。

大赢家是谁呢?湖北科投,以及背后的武汉东湖开发区。

长江存储最开始是2014年3D NAND闪存项目,2016年,公司才正式成立。

那时候,大股东是紫光集团,能不能成,心里都没底,这个时候,国家大基金和武汉东湖区就开始打钱了,顺便,东湖区还争取到了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地。

2017年,长江存储设计制造了首款3D NAND闪存,打破了韩国美国的垄断。

长江存储见到希望了,但2021年,紫光集团破产了。

这个时候,还是湖北科投站出来,花了51亿,拿到了西藏紫光大器以及长江存储的应收款债权和信托收益权,长江存储没受大股东破产影响,反而更有钱了。

天眼查信息显示,现在武汉东湖开发区是长江存储的实控人,总持股34.39%。

那么,按1600亿估值,这部分股份的估值则在550亿上下。

据估算,武汉东湖区在单个公司的投资额,大约在100亿左右,现在投资至少翻了5倍。

现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区,三级国资仍然在长江存储项目上,继续打钱。

在湖北的“芯屏端网”产业链上,长江存储肯定是一颗明珠。

不过,公司没上市,赚了多少,其实很难计算,但是上市了的,就容易多了。

比如,成都国资,一笔投资,就赚来了千亿回报。

2016年,海光信息正是研发新品需要钱的时候,成都高新、成都产投等国资成了新的投资人。

当时,拿到了6.5亿股,大约花了8个多亿,成本大约是1.25元/股。

随着海光信息的前景明朗,投资人越来越多,估值越来越高,光是转让股份,成都国资就已经回本了。

上市之前,海光信息的估值是900亿。

而在2022年上科创板,海光信息募资108亿,成为当年最大IPO,发行价36元,这个时候,成都国资就已经赚翻了。

今年,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要战略重组,股价暴涨,现在,海光信息在260元左右,市值超过6000亿,成都国资按现在持股3.952亿股计算,浮盈1028亿。

10年时间,赚了1000亿,长期投资还是很值得的。

虽然,海光信息是一家“天津公司”,但是俩主要子公司,都在成都落地了,主要做的是集成电路设计,而且为海光信息贡献了主要的营收,而成都在公司的扶持上,更是不遗余力。

有带头大哥做产业链的“链主”,就不愁产业发展不起来。

2020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成都第一个“万亿级”产业。

在创投上,以前最红的是合肥,号称“中国最牛风投机构”,也被称为“伪装成政府的投行”。

而且,战绩可查,项目都挺拿得出手的。

比如,引入巨亏的京东方,不仅扩充了自己的面板产业,还赚了好几百亿;

100多亿押注半导体,长鑫科技和兆易创新,又浮盈百亿;

在蔚来上虽然没赚到那么多,但是直接把新能源的规模搞大了,比亚迪、大众都来了。

土地财政捉襟见肘之后,合肥模式,就成了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

这几年,大家都把钱往高科技里面投,“筑巢引凤,顺便赚钱”,新的“合肥”不断出现,都在不断下注。

比如,北京的亦庄国投,主打“长周期投资重点产业、核心企业”。

在显示领域,投了京东方;芯片领域,投了中芯国际、赛微电子、屹唐半导体、燕东微电子;汽车行业,投了北汽、小米;生物医药方面,投了艾美疫苗;通信行业投了中兴高达……

而通过海外并购、母基金投资,亦庄也在吸引更多产业公司落地。

还有重庆的两江新区。

在重庆本地,投了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合资的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

在上海,投资了做半导体硅片的超硅半导体,现在科创板IPO申请,已经获得受理了,核心子公司重庆超硅则落户两江新区;

在北京,投了“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有300亿估值,而旷视的机器人业务后来独立成原力聚合,也成为两江新区的核心公司。

主要就是投需求,投产业,投未来。

但是吧,这种“投行模式”也不全是成功,一个成功案例背后,往往是数个失败的教训。

没办法,骗子实在太多了。

前几年,骗得最狠的,就是新能源汽车了,PPT造车,名声在外。

高合汽车坑了山东某市40亿;赛麟汽车坑了江苏某县级市66亿;博郡汽车坑了江苏某市50亿。

有坑省市两级国资的,比如拜腾汽车20亿,爱驰汽车9个亿,奇点汽车30亿+,雷丁汽车20亿。

有踩雷多个项目的,浙江某市的区级国资,遇到了贾跃亭的乐视汽车以及烂尾的游侠汽车;江苏的那个县级市除了赛麟汽车,还踩了陆地方舟、康迪汽车、青年亚曼汽车。

而威马汽车更狠,翻一下他的股东名单,堪称豪华的国资股东,有直辖市与下属的区,有省会城市和下属的县,有地级市,还有县级市。

而另一个骗子集中地,就是半导体芯片了。

骗子的套路防不胜防,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比如,武汉有长江存储,也遇上过弘芯。

弘芯曾是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三级重点项目,还有资深行业人士坐镇,投资额号称高达千亿,然而仅3年,弘芯就资金链断裂了,原来,实控人一毛不拔,就是奔着薅地方政府羊毛去的。

损失没有千亿,也有百亿了。

在那一轮造芯的浪潮里,德科玛、德淮、时代芯存、格芯,都曾是“空手套白狼”的闹剧,地方接盘,最终也都是破产的命。

今年的套路就更绝了,骗子注册假央企到地方高新区骗投资,新能源和半导体芯片都过时了,“空天科技产业”,把认知门槛又提上去了,上来就是200多亿,还真就签约了。

现在,科技产业发展,确实得靠国家的资本来推动,但是,想做城市投行,也是有门槛的。

起码尽调得做足,起码公司得是真硬核,不然不仅吃不到肉,还只有挨打的份儿。

赔钱赔声誉,就得不偿失了。

来源:是史大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