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丽文在网友投票中获得过半支持,拿下这场辩论的最多票。中天在YouTube发起的即时报票里,超过1.2万人参与投票,结果是郑丽文约得53%的赞同率,张亚中23%、罗智强17%、郝龙斌7%。同时,节目直播在中天的线上频道也有破万的同步观众在看。
郑丽文在网友投票中获得过半支持,拿下这场辩论的最多票。中天在YouTube发起的即时报票里,超过1.2万人参与投票,结果是郑丽文约得53%的赞同率,张亚中23%、罗智强17%、郝龙斌7%。同时,节目直播在中天的线上频道也有破万的同步观众在看。
这场名为「蓝魁大辩论」的第二场,由中天电视在27日的摄影棚举办。候选人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蔡志弘都到场,卓伯源是唯一连续两场缺席的人。报道里还写到,卓27日确实再度现身中天门口,但没能进去。以交互质询为主,辩论这回约两个小时,现场气氛紧凑,线上线下都有人盯着看。
辩论从各人理念陈述开始。郝龙斌这是他首度参加中天这个系列的场次,他的主张是要「救蓝营」,承诺不把蓝魁当作跳板。郝说他愿意把自己定位成能「造王者、造后者」的人,尽力促成蓝白合作,方式上可以从基层到高层建立联合行政机构。他强调要以无私态度和蓝营内部以及在野势力合作。也就是说,他把重点放在团结和操作层面的整合。
在问答环节,郝再三表态他不会再去争大位,不会去选县市首长,也不会把自己放上不分区名单,宣誓不会用这个职务去换其他位置。张亚中当场对这番话直言不讳地反击,认为郝的说法带有虚伪成分。张的论点是,制度本来就要给所有人机会,任何人都有权选择不同的公职为民服务,不能只限定别人不能去争取。张的论点是,制度本来就要给所有人机会,任何人都有权选择不同的公职为民服务,不能只限定别人不能去争取。张的火力也指向罗智强。
张亚中在提到台北市主委黄吕锦茹及志工被绿营押上新闻时,先肯定罗在外头冲锋陷阵的角色,但接着把两人的定位区分开来:他说罗是战将,适合在前线打仗;而他自己更适合当「主帅」,在营里策划部署。换句话说,他在议题上把能打仗和能指挥做了区分,用以说明谁更适合担任蓝魁这个职务。另一条被触发的线是关于选战有没有私相授受、密室协商的流言。
媒体人董智森点名问郝,外界有许多这样的传闻。郝的回应是,不想给这次选举贴负面标签,强调所有候选人都是靠一票一票争取支持。说白了,他想表明这场竞选是公开竞争,不是有人暗箱运作。他还说自己没有在赛前跟朱本人有任何商谈,特意没征询朱以维持对方中立。说白了,他想表明这场竞选是公开竞争,不是有人暗箱运作。
关于如何团结内外力量的问题,蔡志弘在交叉质询环节提出要看各人具体作法。郑丽文回答时把口径放得比较广:不只是内部团结,还要拉拢其他在野势力,努力反映岛内主流民意,关键议题上愿意大开大合、在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她强调要代表更广泛的民众声音。张亚中听完直接反驳,说如果没有清晰理念的团结就是「和稀泥」或是「分赃」。他甚至拿出极端例子设问:若主流民意偏向「独立」,蓝营还要在那方向团结吗?
整场辩论里几次交锋都比较直接,语气不绕弯。张亚中有几次口气偏犀利,郝则反复主打诚意与合作,罗和蔡在各自领域也有回应。线上投票和直播数据给出了某种现场感受:观众互动热度不低,选民对表演的即时判断分散在几位候选人之间。顺带提一句,直播投票这种形式容易放大临场表现,和实际选战支持度不一定完全对等。线上投票和直播数据给出了某种现场感受。
这是中天蓝魁系列总共四场辩论的第二场,接下来还有10月4日和10月11日两场要进行。后台一片狼借,媒体关注度也在变动。
来源:英明果断香瓜Y033A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