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限低至0%!部分股份行信用卡透支利率大调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7:25 1

摘要:某股份行日前发布公告称,拟对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五”调整为“日利率0%-0.05%,按照单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为0%-18.25%”,该调整将于9月29日起生效。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信用卡用户精细化运营时代要来了。

某股份行日前发布公告称,拟对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五”调整为“日利率0%-0.05%,按照单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为0%-18.25%”,该调整将于9月29日起生效。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也是业内第一次有银行公开发布声明,打破“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五”这一上下限范围,并且下限在被打破的同时,日利率更是低至0,这或意味着优质信用卡客户无需为透支利息买单。

9月28日,该行客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具体透支利率如何定价由系统根据客户情况综合评定。“如果您希望降低透支利率,建议您多使用我行信用卡并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探索差异化市场定价

近日,某股份行发布公告称,拟对透支利率收取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将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五(年利率12.7750%-18.2500%)”调整为“日利率0%-0.05%,按照单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为0%-18.25%”。

何为透支利率?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用信用卡消费后没按时还钱,银行对你没还的那部分钱每天收取的利息。比如你刷了1000元,到期只还了500元,剩下的500元部分就会从你消费那天开始,每天按一定比例“生利息”,这个比例就是透支利率。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前述股份行在公告中表示,将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状况、用卡情况等动态调整日利率水平,调整后日利率不超过0.05%。记者翻阅多家银行官方披露的《信用卡(个人卡)通用领用合约》发现,此前业内普遍执行的透支利率为日利率0.05%(近似折算年化利率约为18.25%),此外,合约中并没有提到针对不同客群采取不同日利率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政策发布五年后,首家银行公开发布公告,根据客户资信状况等对透支利率进行差异化定价。

早在2020年末,央行发布《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信用卡透支利率可以出现完全的差异化市场定价,成为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三十多年来对透支利率市场化的一次重大变革,一定程度上为信用卡业务实现了松绑。”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不过,在随后的业务实践中,落实这一政策的发卡银行并不多,并没有在业内形成热潮。

直至今年8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拟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结合业务实践对《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111号)中的个别条款进行修改,删除关于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的规定,即删除“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表述。这一市场化改革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被市场解读为信用卡透支利率下限即将放开。

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深信用卡专家向媒体记者透露,在本轮调整中目前已有至少6家银行在公开信披渠道或信用卡领用协议中,对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进行优化。

破解存量困局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2020年就提出的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何今年才开始落地执行?

在董峥看来,这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在现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政策下,受到债务逾期卡民投诉的压力所致。“这部分卡民向发卡银行提出对其逾期账务提供挂账停息、延长还款分期期限的要求,甚至编造各种借口、借助‘反催收联盟’等违规手段,希望向银行施压以满足其要求。而一旦达不到满足就向上级监管进行投诉,就大概率地可能会获得减免。发卡行面对这种局面,要么按照之前0.05%/日标准可以获得透支利息,要么就可能通过‘协商’只能获得本金偿还。这样的话,发卡行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缺乏积极性,也就顺理成章。”

不过,如今随着信用卡行业“跑马圈地”时代的远去,发卡银行不再享受规模增量的红利,如何通过“精耕细作”,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差异化定价、精细化运营,成为各家银行不得不直面的存量时代难题。

今年上半年,从各行披露的信用卡业务数据来看,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交易总额同比下滑,贷款余额除个别几家实现个位数增长外,其余几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与此同时,信用卡不良率整体攀升,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同比增长超0.5个百分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面对信用卡市场变化,银行深耕存量市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下线信用卡APP实现与手机银行APP线上业务的深入融合,银行转向构建自有消费生态场景替代第三方联名权益。对银行来说,做好这些需要对区域做好深耕,更好地融合生态场景,并且做好综合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