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强压美媒封嘴:虽难成功,却给美国留下了隐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6:23 1

摘要:在美国这个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国家,媒体若懦弱退缩,必然滋生腐败、无能的政府与不满的选民。美国选举往往以微弱优势定局,部分媒体若遭恐吓或操控,便可能扭转选举局势。

特朗普不愿沦为笑柄,其亲信便找借口将吉米・坎摩尔从深夜脱口秀节目中除名;他厌倦本该获得赞扬时却遭批评,遂让律师起诉《纽约时报》,索赔150亿美元。

这些摩擦实为针对美国媒体的战争缩影,但特朗普未能如愿:坎摩尔已重返荧屏,对《纽约时报》的起诉也被联邦法官驳回。

在美国这个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国家,媒体若懦弱退缩,必然滋生腐败、无能的政府与不满的选民。美国选举往往以微弱优势定局,部分媒体若遭恐吓或操控,便可能扭转选举局势。

但渴望不等于实现——吉米・坎摩尔等人的经历证明,想要掌控庞大且难以驯服的美国媒体与态度坚定的公民,难度极大

特朗普试图控制公众对他的看法及接触的信息,其动机并非保守派所主张的“美国媒体多偏向中左翼”这一合理诉求,更多是源于内心对奉承的渴求,其盟友也竭力为他谋求奉承,以表忠诚。

他们的武器之一是特朗普擅长的恐吓威胁:《华尔街日报》因刊发特朗普与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报道遭起诉,《得梅因纪事报》因大选前民调显示特朗普在爱荷华州落后,也遭遇类似诉讼;五角大楼限制记者报道自由并威胁吊销采访执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布伦丹・卡尔公开抨击迪士尼,特朗普对此表示满意,甚至建议吊销批评他的电视网络执照。

这些案件的法律依据本就不足,但高昂的辩护成本仍让不少媒体望而却步

另一武器是掌控媒体所有权:特朗普是首位拥有专属新闻机构“真相社交”的美国总统;X的所有者埃隆・马斯克曾支持他竞选,若大卫・埃利森收购派拉蒙影业及可能的华纳兄弟探索频道,还将掌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第三种手段是施压:美国广播公司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因担心监管报复,曾与特朗普达成数百万美元的诉讼和解——毕竟监管层面的报复可能导致数十亿美元损失;若有人通过承诺或威胁字母表公司、元宇宙公司的人工智能业务,诱导这两家公司让YouTube、Instagram支持“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企业或许会因股东利益而妥协。

但特朗普并非表面那般强大:电视新闻行业日渐衰落,除选举辩论季外,仅3%的美国人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视为主要政治新闻来源;媒体集团的重心已转向流媒体,迪士尼之所以恢复吉米・坎摩尔的节目,部分原因便是好莱坞明星的施压;报纸以新闻与观点输出为核心,只要坚决反抗,便能在法庭上胜诉,而特朗普发起的诽谤诉讼,还会暴露其虚荣与霸凌的本性。

美国媒体市场高度碎片化,本就难以掌控:意大利的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时代,全国仅有少数重要电视频道,且他掌控了其中半数;匈牙利的媒体市场因使用者较少,也容易被掌控,但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每个社交平台都是由独立内容创作者构成的碎片化世界。

如今,媒体所有者无法像威廉・伦道夫・赫斯特那样直接指令出版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也无相应管辖权;算法虽能引导用户关注方向,但要删除特定新闻,需组建庞大的审查团队,拜登政府曾试图压制社交媒体上有关疫苗的怀疑论言论,结果便适得其反。

美国的言论自由有《宪法第一修正案》、庞大的媒体市场及半数反对特朗普的民众作为支撑,即便某家媒体被掌控,反而会给对立一方带来发展商机。

美国资本市场规模庞大且敢于冒险,创办视频节目、播客或专栏文章相对容易;尽管新建社交平台难度较大,但“Threads”等平台可作为X的替代品,社交媒体格局本就处于不断变迁之中。

特朗普认为速度是自己的优势,但法院办案需遵循程序,企业反击也需要时间,新公司起步同样耗时。

“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未必能主宰美国媒体,可即便特朗普输掉这场媒体掌控战,美国仍可能蒙受损失:在注意力经济碎片化的背景下,渲染“世界末日”、煽动革命或谴责法西斯主义,成了吸引关注的“有效”方式。

若资源与回报都流向制造分裂的政治娱乐内容,想要建立基于事实共识的良好政府,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在19世纪熬过了党派媒体的桎梏,21世纪或许也能度过类似困境。但对本就不堪重负的民主国家而言,公共辩论沦为杂耍式表演所带来的负担,将远超其承受极限

来源:说一件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