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货场”逻辑重构,电梯媒体在新消费时代的破局之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4:50 1

摘要:2025年9月,CTR发布《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趋势》(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市场进入低增长期。面与此同时,消费者人均购买量同比增长4.3%,购买频次成为核心驱动力。

2025年9月,CTR发布《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趋势》(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市场进入低增长期。面与此同时,消费者人均购买量同比增长4.3%,购买频次成为核心驱动力。

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过去10年,快速消费品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者购物渠道从年均5个扩展至7.8个,家庭年均购买品牌数量也从97个增加至110个。高度分散的市场环境,品牌增长面临巨大挑战。

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碎片化市场正在为品牌增长提供新起点:虽然大众市场被分割,但小而美的细分市场正在崛起;虽然流量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但线下特定场景的电梯媒体价值正在凸显。作为线下流量的核心入口,电梯媒体不断被品牌们挖掘并布局。它凭借精准人群覆盖、强迫性的“观看”以及反复性阅读的优势,成为了品牌营销的新宠。


“场”的重构——

场景不断细化,激活全天候消费

《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倾向于“按需购买、小步快跑”,并且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双极平衡”——既追求极致性价比,又愿为情感价值支付溢价。这也推动着品牌不断创新,从功能性向走向体验与情绪价值。

对于食品饮料品牌而言,“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餐早晚”,空白时段成为品牌重要的增量来源。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居家饮食行为研究显示,54%的食品饮料食用发生在三餐之外。零食类成为职场放松媒介,“办公室轻零食”“通勤能量棒”等品类兴起,为职场答提供了重要的情绪价值。

面对触点分散、注意力时长缩短、渠道多元的挑战,品牌亟需重新思考如何有效吸引消费者关注。电梯媒体作为消费者每日必经的核心场景,恰恰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战略切入点。它覆盖社区、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多元空间,精准匹配了食品饮料新兴消费场景的需求——无论是通勤前的能量补充、工作间隙的放松时刻,还是周末商圈的休闲消费,电梯媒体都能实现品牌信息与消费场景的高度契合。

这种基于生活轨迹的场景化触达,不仅提高了品牌曝光率,更通过高频次、强触达的传播方式,帮助品牌在碎片化市场中建立清晰的认知定位,实现从“随机购买”到“心智占领”的跨越。把握这一场景的价值,不仅抓住了用户注意力,更抓住了品类增长的下一个风口。


“人”的更迭——

“熟龄力量”VS“担当力量”,跨代际的新机遇

《报告》显示,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正重塑不同代际的消费画像,60/70后与80/90后群体正呈现消费新特征,为吕牌带来全新增长机遇。

60/70后群体成为快消市场中的“熟龄力量”。这一群体正在从家庭消费转向“悦己消费”。更多的新中年(45-60岁)愿意为自我需求买单。其中,高端护肤品、轻奢零食和兴趣消费成为消费关键词;;银发群体(60岁以上)的消费重心则转向健康与社交,适老的保健产品与旅游产品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

80/90后以“担当力量”在家庭责任与自我价值中“双轨并行”。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明确的“责任感”。有孩家庭更倾向于“母婴+妈妈护理”组合品类的消费;而无孩家庭将情感需求转向宠物,推动了“毛孩子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这样的消费背景下,电梯媒体凭借其独特的线下场景优势,成为品牌精准触达不同代际受众、提升营销效率的重要渠道。

针对60/70后群体从家庭消费转向“悦己消费”的特点,电梯媒体提供了独特的触达优势。在高档社区与商业物业等场景中投放电梯广告,能够实现对这一群体的精准触达。通过持续的品牌曝光,有助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信任度,使他们在有相关需求时,更倾向于选择熟悉和信任的品牌。

对于80/90后群体,电梯媒体同样展现出强大的触达能力。这一群体正处于事业和家庭的发展期,在母婴产品与宠物产品上表现出明确的消费倾向。所以,品牌在社区与商务写字楼里投放电梯广告,通过场景化营销使得产品功能融入到消费者每天的日常场景中,创造即时消费动机。

电梯媒体作为线下流量的核心入口,已证明其在不同代际消费群体触达方面的独特价值,成为品牌营销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那些能够深入理解不同代际消费需求,并充分利用电梯媒体场景化优势的品牌,将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可持续增长。


“货”的升级——

第五消费时代的产品创造方式

一瓶融入龙井风味的啤酒,不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东方美学的体验;一片独立包装的午餐肉,不仅是便捷食品,更是都市生活的解决方案。当理性消费成为主流,品牌竞争正从功能性价比升级为“情价比”的较量。

第五消费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创造产品方式的根本转变。而这种变化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尤为明显。他们挑剔、敏感、爱表达,要想让他们打开钱包,需要同时满足理性需求与情感渴望。消费决策成为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表达。当78%的消费者愿意为适配需求的产品支付30%溢价时,品牌若仍停留在“功能相似”的低维竞争,注定被市场淘汰。

当今消费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过载。在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变得愈加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梯媒体凭借其独特的场景优势成为品牌营销的新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环境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权重占比达到63%。在消费决策日益依赖情感驱动的当下,电梯广告也在持续升维,完成了从“空间霸权”到“情绪基建”的战略转型。

电梯媒体覆盖了社区住宅和商务写字楼场景,这与消费者每天的生活轨迹高度契合。当消费者在电梯里看到广告时,联想到自己在这些场景中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增强对品牌的认同感和购买意愿。

通过多感官体验、环境情绪共振和场景化沟通,电梯媒体能够有效传递品牌的情绪价值,满足消费者对愉悦感、归属感和自我表达的需求。这种情感连接不仅提升了品牌认知度和记忆度,更能够直接撬动消费意愿,实现品效协同。


结语

在碎片化与情感化交织的新消费时代,品牌增长的逻辑已然重构。电梯媒体凭借其精准的场景触达、封闭环境下的强制曝光与情感共振能力,成为了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关键枢纽。它不仅破解了注意力分散的困境,更通过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轨迹,实现了从“信息传递”到“心智占领”的深度转化。

随着技术赋能与创意升级,电梯媒体将继续深化其“情绪基建”的角色,助力品牌在细分市场中找到增长突破口,将短暂的流量转化为长效的品牌资产。唯有那些真正理解人群细分、场景嵌入和情绪价值的品牌,才能在这场心智争夺战中赢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来源:新潮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