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一个叫建浩公司的银行账户里,18亿美元资产就这么被冻结了。法院还要求她披露相关账户信息,这事得一直等到杭州的官司打完才有结果。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第一步就遇上了硬茬。
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一个叫建浩公司的银行账户里,18亿美元资产就这么被冻结了。法院还要求她披露相关账户信息,这事得一直等到杭州的官司打完才有结果。
告她的人,自称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宗继昌。他们要的是21亿美元的信托权益。宗馥莉那边提了五条上诉理由,结果一条都没成,全被驳回。这场遗产官司,她一开场就挺被动。
这边官司悬着,那边她在品牌上的新动作,也遇到了阻力。
她推出了一个新品牌,叫“娃小宗”。外界看,这像是在为替代“娃哈哈”铺路。但很多经销商直接表态,不配合。
一开始还以为是经销商保守,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娃小宗”这个牌子,其实是她被商标问题逼出来的办法。
娃哈哈的商标,名义上在集团手里,但实际在用的娃哈哈食品公司,并没有所有权。这事是历史遗留问题,1996年跟达能合资时想转,没通过。2007年仲裁,转让协议又终止了。
现在想把387个商标转到娃哈哈食品名下,又因为牵扯到“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议被叫停了。老路走不通,才有了新品牌“娃小宗”。
可娃哈哈几百亿的盘子,是几十年攒下来的。一个新品牌想接住,不容易。
“娃小宗”这边经销商还没点头,娃哈哈内部,又冒出了别的声音。上海的工厂,自己推出了一个叫“沪小娃”的桶装水,宣传语写着“至真至纯,同宗同源”。
有消息说,这背后是宗庆后的堂弟宗伟。要是真的,那宗馥莉在家族里的局面,就更复杂了。
其实她自己也在做准备。
从今年2月开始,她就把娃哈哈系的一些资产和业务,往宏胜系挪。“宏胜”是她100%控股的公司,不像在娃哈哈集团,她只持股29.4%,是二股东。
为了方便控制,她还大规模地换了管理层,关键岗位都换成了自己宏胜系的人。
这么做,内部自然有不满。7月份出了匿名举报信,她被迫辞职,4天后又复职。9月份,又有一批员工起诉她,说她把集团资源挪到了个人公司里。
更微妙的是,最近几家原来属于娃哈哈的子公司搞股权变更,背后都出现了杜建英这个名字。
就是在之前的“私生子风波”里,被传和宗庆后有海外子女的那个人。这让整个资产转移的事,看起来更扑朔迷离。
说回“娃小宗”,它的市场反应也不太乐观。
今年5月,首款无糖茶“凝香乌龙”亮相,包装走新中式风格,想打动年轻人。可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很多是“不如买东方树叶”、“看着不像娃哈哈,不想试”,还有人觉得名字有点山寨。
大家认的是AD钙奶,是火车上的矿泉水,是几十年的情感记忆。“娃小宗”没有这些,想让消费者掏钱,确实有点难。
经销商这关,更不好过。
宗馥莉近两年在搞渠道改革,清退年销售额300万以下的经销商,开会只请年销千万以上的。有些地区还要求业绩增长50%甚至200%,完不成任务就取消资格。
与此同时,她自己的“宏胜系”,却能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拿到额外的返利。
经销商心里不平衡,娃哈哈的毛利本来就不高,净利也就两三个点。现在推一个新品牌,得重新投钱、投人去做市场,风险又大,大家自然不愿意。
有个合作了20年的老经销商就说,如果非要“一刀切”全卖“娃小宗”,他就不签协议了。他还判断,99%的经销商都不会做“娃小宗”。
没了经销商的支持,产品就算造出来,也铺不出去。这么看,宗馥莉眼前的每一步,都不好走。
来源:小项娱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