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工业因其庞大的系统、元器件、结构以及人机交互,涉及到超多跨学科工程而被冠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颗明珠又多了智能化的任务。如何让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成为能与人共情、懂人所需的智慧伙伴,成了行业探索的
引言: 智能座舱塑造未来人车交互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工业因其庞大的系统、元器件、结构以及人机交互,涉及到超多跨学科工程而被冠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颗明珠又多了智能化的任务。如何让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成为能与人共情、懂人所需的智慧伙伴,成了行业探索的焦点。
9月23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全新问界M7与尚界H5发布会上,其智能座舱迎来了升级。车载小艺通过多项功能的进化,构建了未来人与车的交互模式,将人车关系从传统的“驾驶者与工具”提升至“用户与伙伴”的全新维度。
长途驾驶途中,难免会感到无聊,这时候旁边有一位能言且贴心的好搭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得益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及语音播报能力的飞跃式提升,小艺能够像真人一样,精准理解用户的口语化指令、敏锐感知情绪变化,并作出有温度的回应。
无论是“帮我打开我旁边的窗户”这种只能基于空间方位判别的模糊指令,还是“我最近压力很大,安慰一下我”这样带有主观情感的互动,小艺都能轻松应对,其高达97%的真人语音播报,让车内的每一次对话都充满了生命力。更进一步,这位充满“真人感”的伙伴还将“可见即可问”变为现实。
过去出行在外,总会遇到一些好看的风景,然而紧握方向盘的双手和紧盯路面的眼睛根本不允许停下来好好了解这些大好风光,像极了大部分人的人生。然而通过“小艺一路聊”功能,驾车出行不再意味着错过沿途的风景名胜。
当你走在韶关的公路上,看到一处丹霞地貌的风景,无论你的问题是该处风景形成的原理,或是寻求历史典故,小艺都会基于车辆的实时地理位置,结合强大的大模型与网络检索能力,为你作出详细科普。这种拟人化的交互与探索式的旅程体验,打破了车内空间的封闭性,将每一次出行从简单的位移转变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让一路旅途真正“绘声绘色”。
驾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脑中盘旋着熟悉的旋律,却怎么也想不起歌名,歌名都到嘴边了,最后只能吐出一句歌词;或者在枯燥的旅途上被动收听着同样枯燥,还带有广告的电台消遣。
此次升级,小艺通过“小艺搜歌”与“小艺频道”两大功能,将车内内容服务从“被动收听”时代带入了“主动服务”的全新阶段。通过“小艺搜歌”功能,它能精准识别用户零散的歌词片段,为你迅速定位并播放心仪的歌曲。
而“小艺频道”则像一位专属的资讯助理,能够根据你的兴趣偏好,实时搜索和总结最新资讯,并以小时级的频率更新。更重要的是,小艺频道是可交互的,比如当你听到激动人心的阅兵新闻,你还可以问问小艺,“给我详细聊聊东风系列洲际导弹”,小艺便会依据深厚的知识库和当下的热点进行深入解读。这种从“被动接受”到“懂你所想”的转变,让人车交互增添了无数惊喜。
在智能化车机的探索期,将手机App“搬上车”更多只是为了“提前部署”应用生态,各个应用之间往往是孤立的。现在的小艺通过“智能体”树立了AI赋能车机App的新榜样。它让App不再仅仅是一个孤立应用的启动器,而是将服务深度融合进车载场景的智慧中枢。
无论是与美团合作,通过语音完成附近餐厅的推荐、预订和点餐,实现“一句话搞定吃喝玩乐”;还是召唤“口语练习生Kathy”,利用通勤碎片时间进行英语对话练习;亦或是唤醒“喜马拉雅智能体”,在畅听有声内容的同时进行知识追问,小艺智能体都展现了其作为场景化服务聚合平台的核心价值,让用户在车内也能享受到无缝、高效的智慧生活服务。
每一次上车后,调整空调温度、打开座椅通风、设置方向盘加热……这些繁琐的重复性手动操作会给驾驶人员带来极大不便。而“小艺习惯推荐”功能的出现,则为这台机器“注入了灵魂”。通过持续学习用户的用车习惯(通常在15个行车周期后),小艺能够智能生成个性化的智慧场景。
例如,在广东春夏季的工作日早上七点半,车主总是先打开空调换气,然后关闭副驾和后排空调、开启座椅通风。在习得了车主的习惯后,后续就会在车主上车时主动询问是否开启座椅通风与空调换气等设置。一旦用户确认并保存,后续便可实现上车自动执行,化繁为简。这种从“人适应车”到“车服务人”的转变,让座舱具备了预判用户需求的主动服务能力,带来了真正科幻电影般的智能与便捷。
鸿蒙智行此次围绕小艺展开的智能座舱升级,主打的就是“活人感”。从情感化的“真人感”对话,到充满探索乐趣的旅途知识科普,再到懂你所想的音乐与资讯服务,以及无缝融合的生态智能体和主动服务的习惯养成,小艺正在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这标志着智能座舱的设计理念,正在从追求单纯的“智能化”功能堆砌,迈向更高级的“人性化”情感关怀和“智慧化”主动服务。
来源:新出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