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G发展现状与趋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4:27 1

摘要: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核心关注点。目前,6G已正式进入标准化推进阶段,各国政府与企业在6G愿景共识的基础上,从顶层规划制定、关键技术试验、商业模式探索等维度推动6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本文通过追踪全球主要国家的6G布局动态,结合技术发展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核心关注点。目前,6G已正式进入标准化推进阶段,各国政府与企业在6G愿景共识的基础上,从顶层规划制定、关键技术试验、商业模式探索等维度推动6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本文通过追踪全球主要国家的6G布局动态,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为6G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6G蓄势待发

目前,6G正处于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的关键期,203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落地。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23年明确6G总体框架:6G将在5G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拓展能力,融合人工智能(AI)、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等新技术,性能相较5G提升10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于2024年3月发布6G技术标准研发计划,2025年6月其无线接入网技术规范组(3GPP RAN)确定标准化研究范畴,标志着6G正式进入标准化阶段。据3GPP时间表,6G有望于2027年确定技术路线,2029年发布面向商用的标准版本,2030年实现全球6G网络部署。

纵观全球,各国正参照3GPP时间表推进6G研发与配套基础设施资源储备工作。中国、美国以及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开展初步的频谱识别与规划,为6G发展夯实资源基础。各国依托自身产业与技术优势,从差异化方向开展研发布局。例如,美国凭借AI、云计算等技术产业优势,以智能化和开放化模式推动传统通信产业变革;欧洲5G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因此在6G发展中更注重实际成效与垂直行业用例探索。

全球各国的6G布局动态

美欧处于6G研发第一梯队,积极布局AI、卫星领域

美国依托AI、卫星等技术产业优势,联合盟友推进合作,意图重新主导全球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积极打造科技联盟。美国电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于2020年成立Next G联盟,截至2025年2月,该联盟已与韩国6G Forum、日本XGMF、欧洲SNS JU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二是加快中高频通信、卫星通信、AI等与6G相关的产业技术研究。在频率方面,美国5G采用毫米波部署模式,以高通、苹果等企业为主导的芯片、终端产业生态已初步完善,且在太赫兹等高频通信领域具备相对完备的产业基础;同时,美国于2025年7月出台《大而美法案》,其中提出或将重新评估Wi-Fi所使用的6GHz中频频段,考虑将其拍卖给5G/6G产业,以进一步推动6GHz中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在卫星融合领域,截至2025年6月,美国Starlink已有超600颗卫星支持手机直连业务,其卫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AI融合方面,截至2025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已在AI-EDGE研究所投入超2000万美元,用于6G分布式智能化网络研究,该投入规模位列美国6G项目首位;英伟达联合爱立信、三星、软银等企业成立AI-RAN联盟,试图凭借AI技术优势进一步抢占6G发展先机。

欧盟从6G研发设计之初便强调垂直行业赋能与生态开放,重点聚焦AI赋能网络、网络能效提升等方向。其核心策略之一是推动6G与垂直行业融合:一方面,欧盟委员会和6G智能网络与服务行业协会(6G-IA)联合牵头,双方各出资9亿欧元设立SNS JU项目,专门开展6G研发工作,从6G组织架构层面就充分考虑产业界实际需求;另一方面,SNS JU于2021年启动6G旗舰项目“Hexa-X”,引入苹果(终端领域)、One Reality(XR领域)、西门子(制造领域)、索尼(电子领域)等跨行业企业,进一步强化垂直行业赋能与生态开放理念。此外,欧盟6G研发还高度关注与AI等新技术融合及网络能效提升,SNS JU于2024年启动的27个6G重大试验项目中,超过一半涉及通信与AI融合、通信与感知融合技术;2025年1月,欧盟为提升下一代网络能效出资3960万欧元;2025年4月,又启动总金额1.04亿欧元的项目,专项支持6G尖端技术研发。

日韩在6G与卫星通信融合等方面寻求突破点

日本在6G顶层规划中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通过垂直行业企业应用驱动6G发展。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重点推进与AI、数据相关的6G配套设施规划。2024年8月,日本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发布《Beyond 5G推进战略2.0》,旨在推进AI社会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步启动Beyond 5G基金项目,计划在2024—2025年投入超1100亿日元;2025年6月,日本总务省制定《数字基础设施整备计划2030》,聚焦推进6G、数据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组建覆盖多垂直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联盟。2024年4月,日本整合Beyond 5G推广联盟与5G移动推广论坛,面向6G研发成立XGMF。截至2025年9月,该机构已吸纳KDDI、东芝、松下等104家会员单位,其中近90%为日本本土企业,覆盖制造、电信、金融等领域,助力通信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韩国计划投入超8000亿韩元加速6G技术研发与商用进程,意图实现全球最早6G商用目标。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MIST)发布“K-Network 2030”战略计划,提出到2028年实现6G商用,该时间节点远早于3GPP提出的2030年商用愿景,同时计划为该战略投入6253亿韩元;此外,MIST发布《引领6G时代的未来移动通信研发战略》,计划2021—2026年投资2000亿韩元。上述两项战略投入合计达8253亿韩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

日本与韩国均重视6G与卫星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日本聚焦高空移动通信基站(HIBS)与通信卫星网络协同建设,是全球首个开展HIBS频率许可的国家。2024年7月,日本总务省宣布将1710~1885MHz频段分配给HIBS,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2025年6月,日本计划建设自主低轨卫星星座,同年7月又在“欧盟-日本峰会”上发布《联合声明》,正式启动日欧卫星网络合作计划。韩国通过分阶段规划推进卫星通信系统建设。2024年,韩国启动“6G Society”计划,重点推进低轨卫星通信服务所需的频率分配、相关法律调整等前期准备工作;2025年,韩国提出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投入3200亿韩元用于地面站、天线等设备研发。

印度、中东等新兴经济体加速探索6G

印度Bharat 6G联盟已与美国Next G联盟、欧洲6G-IA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太赫兹通信等6G关键技术。2024年2月,印度科学研究所(IISc)与诺基亚合作,联合研究6G网络架构及机器学习在6G空口技术中的应用。中东国家将先进通信技术视为推动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正依托与欧洲企业的合作加速6G发展。2024年11月,阿联酋电信运营商e&、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分别与爱立信合作,共同探索6G技术与应用方向。

中国全方位推进6G技术研发与标准布局

我国高度重视6G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为6G技术研发与产业推进提供支撑。早在2019年,我国便成立IMT-2030(6G)推进组,统筹开展6G研究工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6G等未来产业。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中试验证及产业落地。

我国6G产业加快技术探索,已取得多项关键成果。在IMT-2030(6G)推进组牵头统筹下,我国在全球6G标准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主导ITU 6G愿景框架制定,提出5类典型场景和14项关键能力指标等核心研究成果,成功纳入ITU《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二是主导3GPP首个6G标准项目——6G场景用例与需求研究,同时在3GPP相关工作组中已有20人任职,占比达35%,持续为全球6G技术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支撑。

我国深化合作,形成“国际协同+国内联动”的双轮驱动格局。国际合作方面,我国以IMT-2030(6G)推进组为核心纽带,已与欧洲6G-IA、韩国6G Forum、日本XGMF等机构开展合作。国内协作方面,国内运营商、设备商、高校等成立产业联盟,共建6G实验平台。例如,2024年12月,中关村泛联院联合“产学研”单位成立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开放实验室;中国电信与清华大学、华为等共建“大科创装置”,加速6G芯片、终端、网络设备的全链条验证。

结语

综合全球各国及地区6G研发现状,可得出以下趋势。一是6G呈现多要素融合创新发展态势,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大量资源推动6G与AI融合、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等技术的研发与试验。二是6G区域联盟协同发展特征明显,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积极寻求外部合作,推广自身6G技术方案,争夺全球6G主导权。三是6G技术与垂直行业应用融合成为拉动6G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各国吸取5G标准化前期对垂直行业需求关注不足的教训,在6G研发初期便启动6G高价值场景与用例的探索。笔者认为,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若要实现突破,须秉持开放合作原则:一方面积极突破颠覆性、创新性技术以推进6G标准研究,另一方面应加快6G技术的商业闭环设计与验证工作。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9月25日*

第18期 总976期

来源:通信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