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9月,景德镇的李俊永,那个“鸡排哥”,因为一条短视频被流量砸中,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是个流量反噬普通人的典型案例。
2023年9月,景德镇的李俊永,那个“鸡排哥”,因为一条短视频被流量砸中,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是个流量反噬普通人的典型案例。
他火得不冤。
卖6块钱的鸡排,能聊出60块的“情绪价值”,说话自带中英夹杂的喜感,什么“我心里有数”、“这点场面我还是控制得了的”,配上夸张的肢体动作,活脱脱一个街头脱口秀演员。
这种接地气的快乐,在网上当然吃香。
但流量一来,全变味了。
所谓的“打卡”根本不是为了吃鸡排,而是为了拍视频、蹭热度。
几十个主播把镜头怼到他脸上,油锅的热气加上人肉围墙,他直接被干到中暑。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凌晨两三点还在备料,就为了不让那些“远道而来”的顾客失望。
他老婆在斜对面也支了个摊,根本没人去,全都围着他。
整个“鸡排世家”全家出动帮忙,也顶不住人潮。
这已经不是做生意了,这是在被围观,被消耗。
最讽刺的是,爆火没几天,他就撑不住了。
9月底,他自己发视频宣布要“休息几天”,理由是身体实在扛不住,而且原料品质也开始没法保证了。
他怕砸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招牌。
后来他想过复出,但场面依旧失控。
最终,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街边摊,那个他干了二十多年的小生意,被这波泼天富贵给彻底冲垮了,只能无奈停掉。
现在,“鸡排哥”已经不再是那个骑着三轮车的“鸡排哥”了。
他和家人在景德镇开了家实体店,想换一种更安稳的方式继续。
所以说,流量并没有成就他,反而毁灭了他原本快乐自洽的工作和生活。
对一个只想好好炸鸡排的小摊主来说,这种爆红根本不是什么泼天富贵,而是一场耗尽心力的灾难。
来源:蒸白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