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多位北京市西城区半步桥街未来家园小区的业主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小区内有一个在建工程,十年未完工,导致小区内的公共空间被施工区域占据,居民面临停车难、活动场地少等诸多不便……
近日,多位北京市西城区半步桥街未来家园小区的业主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小区内有一个在建工程,十年未完工,导致小区内的公共空间被施工区域占据,居民面临停车难、活动场地少等诸多不便……
业主:小区“烂摊子”遗留10年
北京市民吴先生2011年购入西城区半步桥街44号院未来家园小区的一处商品房。据吴先生回忆,2015年,小区内开工打地基,居民都以为是开发商要补建地下车库,但是开发商没有按照规划图纸建设,后被规划部门叫停,而这个“烂摊子”就一直留到现在。
吴先生说,“我们最先交房是在2011年左右,交完房之后,因为我们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把楼的位置进行了稍微的变动,就是不符合规划设计,当时房本也办不下来,包括在规划设计里头有两层的地下车库,当时也没有建。后来,居民就上访,上访完了之后,规自局给的回复是先给我们把这个房本办了,但是要求他们补充重新建地下车库,但是开发商又违背当时规划设计的初衷,建了三层地下室”。
小区位置/百度地图
从吴先生家拍摄到的地基与大坑/小问 摄
吴先生说,由于小区常年是工地状态,没有停车位,居民的车只能散乱的停在院内或是出入小区的道路上,甚至连消防通道也被占用,小区房价跟周边小区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
多年来,居民只能将车散乱的停在院内或者出入小区的路上,甚至连消防车道也被占用/小问 摄
实地探访:大坑长时间积水
9月23日,记者来到小区实地探访。未来家园两栋居民楼位于小区南侧,北侧有一片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施工区域,围着围挡,还有一个约1500平方米的大坑,大坑里的积水明显已有很长时间,目测深度约两米左右。业主李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小区居民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申请信息公开后得到的小区规划图纸,他告诉记者,原本规划为绿地的位置,现在成了大坑,而原本规划为车库的位置,现在成了楼基。
小区北侧有一片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施工区域/小问 摄
居民从北京市规自委申请信息公开后得到的小区规划图纸/居民 提供
规划部门曾出具拆除决定书
业主马女士拿着原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17年出具的《限期拆除决定书》告诉记者,这份《决定书》明确,地下车库工程已构成违法建设,由开发商——北京未来博海花园置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11日之前自行拆除。不过,马女士说,开发商不仅没有拆除,2018年还在继续施工。
2017年的《限期拆除决定书》/小问 摄
业主盼望尽快解决
十年过去了,施工围挡和大坑依然顽固的存在。居民李先生说,现在居民的基本物权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风险,包括消防以及大坑的基建方面的风险,“谁也不敢说,小区地上有裂纹跟这个坑有没有关系”。
部分业主认为,小区地上有裂纹跟“大坑”有关/小问 摄
业主们表示,目前他们已经无法联络开发商,大家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督促开发商按照小区原规划施工,尽快完成车库建设。小区业主李先生表示,“在北京市的二环里边出现一个10年的这么一个在建工程,出现一个灌水多少年的这么一个大坑,绝无仅有,不可想象的事儿”。
相关部门详细解释
记者首先尝试联系开发商——北京未来博海花园置业有限公司,不过,根据“天眼查”信息,该公司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电话号码也为空号。
随后,记者联系了北京市规自委西城分局,执法队谢先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2007年10月,半步桥街40号未来家园项目取得原市规划委员会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批准该项目建设1号、2号住宅楼及单体地下车库,总建筑规模约7万平方米,其中单体地下车库规模约1.2万平方米。项目于2008年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开工建设,两栋住宅楼于2011年前后完工,居民陆续入住,单体地下车库部分未同步建设。
2017年2月,未来家园小区居民举报建设单位(北京未来博海花园置业有限公司)擅自改建地下车库工程,原市规划国土委经调查发现,未来家园地下车库项目存在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准内容建设的违法情形,经过约谈、调查取证等执法环节,认定未来家园地下车库项目构成违法建设并制发责令改正等执法文书。因建设单位在限期内未自行改正,2017年6月,原市规划国土委根据《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版)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该项目作出限期拆除决定并会同属地街道办事处向违法当事人送达了《限期拆除决定书》,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违法建设、恢复至规划许可内容。由于建设单位一直未履行拆除义务,亦未在法定救济期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版)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2017年7月,原市规划国土委致函西城区政府组织有关执法机关对该违法建设依法实施强制拆除。
经了解,2019年7月,西城区政府责成区级执法部门及属地街道办事处依法对该项目启动违法建设强制拆除;其后,西城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强制拆除实施路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拆除可行性技术论证,持续监测停工现场及周边建筑安全,牵头成立不动产历史遗留项目专班,为该项目402户居民发放了多年来无法办理的小业主产权证。2025年8月,西城区政府经综合研判,认为强制拆除面临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与安全风险,且因规划许可批准地下车库边界与已建成住宅楼距离较近,拆除后不具备再按规原划许可批准条件建设的可行性,故终止了强制拆除程序,并就处置方式进一步磋商。
目前,市规自委将对上述事宜作出评估,积极配合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推动项目整改,实现规划目标、保障公共安全和居民权益,力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记者还联系到属地白纸坊街道办城管执法队,对方表示,会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回复,截至发稿,还没有收到回复。后续进展,“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欢 迎广 大 网友持 续为“ 问北京 ”提 供新闻线 索 !
→
小 问 说
小区居民与“大坑”相伴十年
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问民生丨
问民生丨
问民生丨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