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在2025年的存储赛道里,判断标的成色有个“黄金标准”:是否同时进入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的供应链。这两家被称为“国产存储双雄”的巨头,一个主攻3D NAND打破美光垄断,一个聚焦DRAM实现国产突破,供应链准入门槛堪比“半导体界高考”。能同时拿到两家订单的公
上周长鑫存储IPO辅导备案的消息一出,存储概念股直接掀了涨停潮,但后台立马涌来一堆疑问:“跟风买了3只,2只套牢,到底哪些是真受益?”
其实在2025年的存储赛道里,判断标的成色有个“黄金标准”:是否同时进入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的供应链。这两家被称为“国产存储双雄”的巨头,一个主攻3D NAND打破美光垄断,一个聚焦DRAM实现国产突破,供应链准入门槛堪比“半导体界高考”。能同时拿到两家订单的公司,绝非蹭概念的“伪标的”,而是实打实的产业支柱。
今天就拆解这9家“双料供应商”,从设备到材料再到封测,结合2025年最新进展和订单数据,告诉你哪些是能穿越震荡的真核心——毕竟跟着国内最顶尖的两家存储厂商走,远比听“消息”靠谱。
一、先搞懂:为什么“双料供应商”才是真核心?
在聊公司之前,得先明白一个逻辑: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的赛道看似不同(前者NAND,后者DRAM),但核心制造环节高度重合,能同时满足两家需求的企业,必然具备三大硬实力:
1. 技术过硬:长江存储的294层NAND量产、长鑫存储的DDR5良率突破80%,都是国际级技术水准,能通过双方验证的产品,技术壁垒至少领先行业3年。
2. 业绩有托底:2025年长江存储目标月产能15万片,长鑫存储IPO后拟扩产HBM产线,两家扩产计划直接转化为供应商的订单增量,业绩增长看得见。
3. 抗风险能力强:单一客户依赖是半导体企业的“命门”,而双料供应商既能享受NAND扩产红利,又能承接DRAM技术升级订单,相当于给业绩上了“双保险”。
就像2024年某设备商,只供长江存储时营收波动达40%,成为长鑫供应商后,2025年上半年营收直接增长60%——这就是“双料身份”的价值。
二、核心标的拆解:9家双料供应商,覆盖全产业链
从产业链环节看,设备、材料、封测是存储制造的三大核心,这9家公司正好占据了关键位置,每家都有拿得出手的“硬业绩”。
(一)设备端:国产替代的“重器担当”(4家)
设备是存储芯片制造的“心脏”,长期被应用材料、东京电子垄断,这4家公司能同时进入双雄供应链,标志着国产设备突破关键瓶颈。
1. 北方华创:刻蚀设备“隐形冠军”
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的“全能选手”,北方华创在长鑫存储的刻蚀机市占率超50%,其12英寸TSV刻蚀机能支持5nm以下先进制程,刻蚀深度达500μm,侧壁粗糙度却小于1nm。同时它已通过长江存储294层NAND产线验证,批量导入武汉新芯HBM项目,覆盖刻蚀、PVD、CVD全环节。2025年上半年,仅存储设备业务收入就同比增长72%,实打实的“双料核心”。
2. 中微公司:HBM技术“关键玩家”
中微公司的王牌是TSV深孔刻蚀设备,这种设备能实现1μm孔径的高深宽比刻蚀(>50:1),是HBM芯片堆叠垂直互连的核心设备。它不仅与长鑫存储合作开发3D NAND堆叠技术,在长江存储供应链占比更超40%,正是其设备支撑了长存294层NAND的高叠层量产。随着长鑫HBM2量产、长存布局DRAM,其订单还将持续放量。
3. 拓荆科技:PECVD设备“独苗企业”
PECVD设备是薄膜沉积的关键,全球仅3家企业能量产,拓荆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它的PECVD设备已批量导入长鑫存储产线,同时也是长江存储的核心供应商,直接参与长存先进制程的设备定制。2025年一季度,存储领域收入占比达65%,双雄订单贡献了其中的80%,技术稀缺性不言而喻。
4. 华海清科:CMP设备“国产龙头”
华海清科的CMP抛光设备是存储芯片制造的“刚需”,已通过长江存储294层NAND产线验证,部分型号还是独家供应。同时它的减薄抛光一体机也进入了长鑫存储产线,专门处理3D NAND堆叠后的晶圆,能精准控制减薄厚度,误差不超过1微米。2025年上半年相关收入增长60%,完全绑定双雄扩产节奏。
(二)材料端:芯片制造的“粮食基地”(3家)
如果说设备是“机床”,材料就是“钢材”,纯度和性能直接决定芯片良率,这3家公司已成为双雄的“御用供应商”。
1. 雅克科技:前驱体“隐形王者”
雅克科技是长江存储的核心前驱体供应商,旗下产品能适配200层以上先进制程,全球仅3家企业能做到这水平。前驱体相当于芯片制造的“基础原料”,其产品能让长存芯片存储密度提升48%,这也是长存2TB芯片能对标国际巨头的关键。同时它也为长鑫存储提供光刻胶和前驱体,2025年存储材料收入占比已达58%。
2. 安集科技:抛光液“国产标杆”
安集科技的半导体抛光液在长江存储采购占比超30%,这种材料直接影响晶圆平整度,其产品能将表面误差控制在0.01微米以内。同时它的抛光液也广泛应用于长鑫存储的DRAM制造工艺,2024年来自双雄的订单同比增长45%,随着双方产线升级,抛光液需求还将翻倍。
3. 彤程新材:光刻胶“破局先锋”
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耗材”,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彤程新材的KrF光刻胶已批量供应长鑫存储,同时也是长江存储的重要供应商,被长鑫列为核心客户之一。2025年二季度,其光刻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0%,其中双雄订单占比达70%,打破垄断的同时也赚得盆满钵满。
(三)封测/应用端: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2家)
芯片制造完成后,还需封测才能落地应用,这两家公司是双雄的“御用封测厂”和“核心合作伙伴”。
1. 深科技:封测领域“双料冠军”
深科技的孙公司沛顿科技是存储封测的“龙头”,一边承接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订单,一边负责长鑫存储17nm及以下芯片的封装测试及模组生产,承接了长鑫超50%的委外封测需求。2025年上半年,封测业务收入增长55%,双雄贡献了主要增量,堪称“封测界的印钞机”。
2. 江波龙:下游应用“桥梁企业”
江波龙是连接存储制造与终端应用的关键环节,它既与长鑫存储签订商业备忘录,采购8Gb DDR4晶圆用于内存条生产,又与长江存储合作开发AI服务器存储方案。2025年,其基于国产存储芯片的产品在安防、汽车电子领域渗透率达35%,直接将双雄的产能转化为市场规模。
三、避坑指南:3个维度识别“伪存储概念股”
看完核心标的,更要学会避坑。2025年的存储赛道里,不少公司打着“双雄合作”的旗号蹭热度,用这3个标准一筛便知真假:
1. 看合作深度:警惕“间接供货”“试用样品”的公司,真正的核心标的都是“批量供应”“独家定制”,比如北方华创的市占率超50%、安集科技采购占比超30%,这些数据都是公开可查的。
2. 看业绩贡献:如果某公司宣称与双雄合作,但存储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0%,大概率是蹭概念。像雅克科技、深科技等核心标的,存储相关收入占比都超50%,业绩与双雄深度绑定。
3. 看技术壁垒:存储设备和材料都有极高的技术门槛,比如拓荆科技的PECVD设备、中微公司的TSV刻蚀设备,都是“国产独苗”级别。如果某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只是做普通零部件,就算供货也难有持续增长。
四、结语:存储赛道的赚钱逻辑,从来都是“绑定龙头”
2025年的A股市场,存储赛道的热度绝非短期炒作——长江存储股改估值达1600亿,长鑫存储冲击科创板,国产存储正从“追赶者”变成“全球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最确定的机会不是赌哪家公司“可能”受益,而是选那些已经被双雄验证过的“双料供应商”。
这9家公司之所以能同时进入两大巨头的供应链,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在技术上突破了国际垄断,在产能上能匹配扩产需求,在业绩上有实打实的支撑。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在几百只概念股里“大海捞针”,不如紧盯这些“双料核心”——毕竟跟着国内最顶尖的存储厂商走,才是最稳的赚钱逻辑。
最后提醒一句:存储赛道受全球供需影响较大,短期波动难免,但长期来看,能绑定双雄成长的公司,终将享受到国产替代的红利。下次再看到存储概念股涨停潮,先查查它是不是“双料供应商”——这一步,能帮你避开80%的套牢坑。
来源:Kitty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