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日清晨8时许,家住闽江边的村民胡某某被院内角落的窸窣声惊醒,只见一只体长约40厘米、身披灰褐色鳞甲的穿山甲蜷缩在墙角。它的前爪不停扒拉着湿润的泥土,发出细弱的“呜咽”,扇形的尾部紧紧蜷成一团。
近日,古田县水口镇再现暖心图景:一只野生中华穿山甲悄然“造访”村民院落,在警民无缝联动的救助下重返自然。
当日清晨8时许,家住闽江边的村民胡某某被院内角落的窸窣声惊醒,只见一只体长约40厘米、身披灰褐色鳞甲的穿山甲蜷缩在墙角。它的前爪不停扒拉着湿润的泥土,发出细弱的“呜咽”,扇形的尾部紧紧蜷成一团。
“警察同志,我家院子里突然来了只穿山甲,好像受伤了……”胡某某心急如焚地向民警描述着。得益于派出所常态化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她清楚这是受法律保护的濒危物种,便立即和父亲用衣物轻轻裹住穿山甲,装进纸箱做好防护,马不停蹄地送至水口派出所。
民警接过村民送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后,对村民保护野生动物的善举致以赞许与感谢。民警第一时间将穿山甲安置于安静避光处,避免其因环境应激产生不适,随后迅速联系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动保专家赶到后,通过观察穿山甲鳞片形态特征判断这是一只成年雄性中华穿山甲。“体表无损伤、活动能力良好,具备野外放生条件。”检测结果让在场人员松了一口气。
当日下午,联合救助小组驱车驶入云雾缭绕的原生林区。经实地勘察选定植被丰茂、远离人居的放生点。民警小心翼翼地将穿山甲置于地面,只见它蜷曲的躯体刚触到松软的腐叶,便迅速摆动覆满鳞片的尾部,眨眼间钻入翠绿的灌木丛中。确认其顺利进入隐蔽环境后,联合救助小组方才轻步撤离,让这片静谧的林海重新回归自然的呼吸。
这场堪称“教科书范本”的野生动物救援行动,是水口派出所生态保护的缩影。近三年来,水口派出所通过警民联防,严格保护措施与普法宣传,联合镇林业站成功救助穿山甲、蟒蛇、眼镜王蛇等濒危物种11次。“保护它们,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水口派出所所长陈家强表示。
穿山甲,属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以白蚁和蚂蚁为食,对维持森林健康非常有益,有着“森林卫士”之称,现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警方提示
如您在野外或居住区发现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请牢记以下要点:
一、不惊扰、不接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触碰或投喂,防止动物应激或传播疾病。
二、及时报警:立即联系当地派出所或林业部门,由专业人员处置。
三、拒绝买卖:穿山甲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法猎捕、贩卖将面临刑事责任。
四、保护现场:可拍照录像(勿开闪光灯)并记录发现位置,便于后续救助和监测。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