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9月26日,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场集文化传承、便民服务、文艺演出和趣味互动于一体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在长春市南关区富裕街道环城社区温情启幕。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9月26日,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场集文化传承、便民服务、文艺演出和趣味互动于一体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在长春市南关区富裕街道环城社区温情启幕。
活动以“家国同沐蟾光满 古韵新潮庆团圆”为主题,在古韵与新潮的交织中,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节日温情,传递出家国同庆的文明新风。
此次活动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明办指导,中共长春市南关区委宣传部、南关区文明办、南关区富裕街道党工委、长春晚报社联合承办,长春博物馆、长春市鼎丰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友吉文化创意吉林有限公司协办。
活动通过非遗展演、便民服务、文艺演出、趣味互动四大板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生活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中秋节“团圆和谐、丰收美满”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通过多元化服务与互动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非遗润心:
指尖传承文明 匠心点亮中秋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中秋节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然成为人们表达对生活热爱、对美好向往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重要文化纽带。活动现场,非遗展演区成为居民感受文化根脉的“第一课堂”。
鼎丰真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王放现场展示了传统月饼的制作全过程。揉面时力道均匀,面团在掌心逐渐变得细腻柔软;包馅时手法娴熟,香甜馅料被精准裹入面皮;压模瞬间,印有“中秋团圆”字样的月饼雏形即刻呈现。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引得围观居民连连赞叹。
“非遗是活态的文化传承。”王放说,“希望通过展示月饼制作工艺的方式,让大家,尤其是青少年关注中秋习俗背后的历史故事,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长春市图书馆带来的非遗拓画体验同样人气高涨。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刻有长春特色建筑的雕版,居民只需将宣纸覆在雕版上,用毛刷轻轻蘸取墨汁,匀速刷涂。随着毛刷的移动,原本空白的宣纸上渐渐浮现出清晰的图案。
“拓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这种体验既能让居民感受传统技艺的乐趣,也能传递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友吉文化创意吉林有限公司打造的文创明信片与中秋主题盖章打卡区,则精准抓住了年轻人的兴趣点,吸引年轻人驻足。大家通过集章打卡、手写祝福,让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融入现代社交生活。
“平时习惯发微信祝福,今天手写明信片感觉更有仪式感。”22岁的林同学表示,这种“文化+创意”的形式,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交生活完美融合,也让自己对中秋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
服务暖心:
贴心服务传递节日温情
文明新风暖社区
“师傅,你帮我看看这个电饭煲,最近总不好用。”“正想在节前剪个头发精神精神呢,你们就来了!”“阿姨,您坐好,我先给您测个血压,一会儿再跟您说说秋季养生的注意事项。”……在活动现场的“暖心便民服务区”,义剪、义修、义诊三项贴心服务同步开展,将节日的温情与文明的温度送到居民心坎上。
由专业理发师组成的“义剪区”前,居民有序排队,志愿者一边精心修剪发型,一边唠着家常,剪刀起落间满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温暖与幸福;“义修站”内,家电维修技师手持工具,为居民检修电饭煲、台灯等小家电,现场解决生活难题;“义诊台”旁,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健康知识,为大家送上节日的健康守护。
三项服务紧扣中秋“守望相助”的温情内涵,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实践为民服务”理念,让居民在节日氛围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将志愿服务与传统节日结合,是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探索。”长春市南关区富裕街道环城社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始终坚持阵地联建聚合力,服务群众零距离,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载体丰富、内容多样,居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本次‘家国共沐蟾光满,古韵新潮庆团圆’中秋节活动,让社区居民们一起在浓浓古韵与欢声笑语中共度一个温馨团圆的中秋佳节,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同时也增进了邻里关系。”
互动赏心:
多元活动共庆佳节
新潮演绎传文明
14时许,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点燃了现场气氛,街舞舞者们帅气亮相,以一场充满活力的《舞影映中秋》表演拉开了当日文艺演出与趣味互动环节的帷幕。
文艺演出环节,多元艺术形式轮番登场,为居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中信银行长春分行的陈滢、张瀚博演唱的《裹着心的光》,用温暖的旋律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吉林大学清逸中国舞社团王徐来表演的《长相思》,以柔美的舞姿演绎出中秋佳节的相思之情,水袖流转间尽显传统舞蹈的韵味;魔术师张辉带来的魔术表演,用奇幻的手法制造出一个个惊喜,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川剧变脸表演则将活动推向高潮,表演者一张脸谱瞬息万变,传统戏曲的魅力让居民们啧啧称奇;
最后,环城社区美成艺术团带来的舞蹈《我爱你中国》,以激昂的旋律和整齐的舞步,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将小家团圆与家国安康的情感紧密相连,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长相思》这支舞蹈的核心是思念与团圆,和中秋节的节日氛围特别契合。”王徐来说,“希望通过这支舞蹈,把中秋的温情与团圆的美好传递给每一个人,让大家在舞蹈中感受古韵之美,也体会到小家团圆与家国安康的情感联结。”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中秋灯谜会”三个互动环节则将文化体验推向深入。
在“嫦娥奔月”游戏中,居民两人一组,用细线牵引“嫦娥模型”穿越障碍,最终抵达“广寒宫”,现场笑声与加油声此起彼伏;“中秋灯谜会”围绕中秋文化、传统习俗设计谜题,居民们或低头沉思,或热烈讨论,在解谜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后羿射日”环节,参与者手持特制弓箭,瞄准“太阳”靶心,射中者即可获得中秋主题文创礼品,大家在游戏中既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又了解了神话传说的文化意义。
文艺表演与民俗互动相融合的演出形式,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雅致韵味,又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家国情怀,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秋的独特魅力。
春城共庆:
文明新风劲,家国情怀浓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也是感恩的时刻。”长春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以‘家国同沐蟾光满 古韵新潮庆团圆’为主题的活动,将个人团圆与国家富强紧密相连,既让居民在传统文化体验中感受节日温情,也引导大家在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为文明城市建设凝聚力量。”
此外,据长春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环城社区开展中秋活动的同时,长春市各县(市、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也相继推出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中秋节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长春市精彩纷呈的文明新气象、激发了城市文化活力,更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让广大市民在团圆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一个有文化、有温度、有意义的中秋佳节,也为长春这座文明城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色彩与人文情怀。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尹霁虹 侯丹/文 崔一东 刘洋/摄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来源: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