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深入推进“楚怡读书行动”走深走实,引导师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语言魅力、传承文化基因,9月24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特邀株洲市朗诵家协会、荷塘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炜老师进校园,以《用声音讲故事:朗诵入门与情感唤醒》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全
为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深入推进“楚怡读书行动”走深走实,引导师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语言魅力、传承文化基因,9月24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特邀株洲市朗诵家协会、荷塘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炜老师进校园,以《用声音讲故事:朗诵入门与情感唤醒》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全校200余名师生齐聚现场,共同开启一场以声传情、与经典对话的文化盛宴。
此次邀请朗诵名家进校园,正是立足“楚怡读书行动”文化传承目标的具体实践。大炜老师的专业指导,帮助师生掌握朗诵技巧,让经典文本在声音的演绎中“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热情。
“朗诵不是刻意的腔调表演,而是用声音讲述故事的二次创作。”有着铁路司机职业背景的大炜老师以亲切互动开场,他指出朗诵核心是借有声语言传情感、展画面,并对比明确其与演讲、播音的差异。随后,他围绕“气息、发音、表达”传授基础技巧:分享腹式呼吸等练气方法,结合湖南方言特点用词组、绕口令矫正发音;以“无鸡鸭也可”停顿游戏等实例解析停连、重音等表达技巧。情感唤醒环节,他提出需通过析背景、解文本、联经历共情,还以《青春》《我的北平》等作品为例剖析情感表达要点,引发共鸣。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实践展示。准备参加朗诵比赛的同学主动登台,现场演绎了抗战题材《活埋》等作品片段。大炜老师结合此前讲解的情感表达技巧,针对性给出指导:“这类承载沉重情感的作品,要弱化自身亮音特质,让声音‘往里收’,通过内在情绪的克制与对抗,自然带出压抑感。”随后的集体朗诵《我爱这土地》环节,他实时纠正了大家节奏过缓、情感递进不足的问题,带领师生们通过调整语势起伏与重音落点,精准传递出诗歌中蕴含的悲愤与深情。
从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教育思想,到新时代职教“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湖南铁道职院以朗诵为纽带,让经典跨越千年,让声音传递力量。此次讲座是该校“楚怡读书行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湖南铁道职院以“书香校园”建设为目标,统筹开展全民读书系列活动,构建了“党委领导—分线统筹—处室(学院)主导—班级组织”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形成了上下协同、多方发力的良好格局,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在“日常读书浸润行动”“精品锤炼提升行动”“读书环境提质行动”这三大行动的有力推动下,湖南铁道职院“书香校园”建设稳步、高效推进,积极组织开展了“青春万岁”主题朗诵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同时,精心策划并录制了纪念孔子诞辰专题诵读视频,共有5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并联合株洲市朗诵家协会、石峰区朗诵协会等单位,打造“校地联动”的阅读生态。下一步,该校将持续依托“楚怡读书行动”,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文化沙龙、推出《“数”说论语》新书致敬先师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助力师生在书香浸润中提升综合素养,让楚怡职教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薪火相传。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