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何断言“换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千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6:09 1

摘要:打那以后,张学良让手下把红军长征的情报整整齐齐码在桌上,尤其盯着四渡赤水那几页——三万红军被四十万国民党军围得像铁桶,换作别人早成了瓮中之鳖,可毛泽东带着队伍忽南忽北,声东击西,时而佯攻贵阳逼蒋介石调兵,时而虚晃遵义引追兵分神,三个月里牵着四十万人的鼻子在川黔

1991年,被软禁54年的张学良重获自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专访中,他突然说了句让在场人都没想到的话:“除了毛泽东,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要知道,他曾是统领几十万东北军的少帅,红军当年的对手,怎么会对曾经的敌人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从直罗镇打了败仗,到后来发动西安事变,这个军事统帅的想法到底是怎么变的?

本期就带大家看看张学良是怎么一步步明白“信仰领导力”的。

可真正让他对红军改观的,是1935年冬天的直罗镇一仗。

1935年11月,东北军109师钻进了红军设的口袋,不到两天就被打垮,师长牛元峰拿着手枪自杀了。

这已经是三个月里第三仗败了——劳山丢了110师,榆林桥折了107师,加上直罗镇的109师,近三个师打没了。

张学良去找蒋介石要番号、要抚恤金,蒋介石却摆摆手:“打了败仗还有脸要?番号注销,抚恤金没有。”

张学良捏着电报回了屋,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半夜——红军哪是散兵游勇?

从劳山的伏击到直罗镇的围歼,每一步都掐得死死的,四千多人的队伍说灭就灭,三千多支枪缴得整整齐齐,这分明是有章法、有纪律的劲旅。

他手指敲着地图,第一次觉得,自己以前把红军当“溃兵”,怕是看走了眼。

打那以后,张学良让手下把红军长征的情报整整齐齐码在桌上,尤其盯着四渡赤水那几页——三万红军被四十万国民党军围得像铁桶,换作别人早成了瓮中之鳖,可毛泽东带着队伍忽南忽北,声东击西,时而佯攻贵阳逼蒋介石调兵,时而虚晃遵义引追兵分神,三个月里牵着四十万人的鼻子在川黔边境兜圈子,愣是从夹缝里钻了出去。

他翻着情报里的行军路线图,手指划过红军穿插的时间点,突然拍了下桌子:“蒋介石这是跟在后面跑啊!人家早就把下一步算好了,他还在拿地图找路。”

张学良盯着油灯下的战报,喃喃自语:“毛泽东这是把兵法课本撕了烧了,蒋介石倒好,还在一字一句照着念。”

张学良开始琢磨,这两支军队到底不一样在哪里。国民党军发军饷才肯打仗,士兵跑了抓回来就枪毙,可红军呢?他见过被俘虏的东北军士兵,回去后居然说“红军待咱像兄弟”,有的甚至偷偷跑回去投奔。

更奇的是,红军打了胜仗,缴获的粮食先分给老乡,自己啃树皮;每到一个村子,士兵就帮着挑水扫地,还贴标语讲“打土豪分田地”,老乡们偷偷给他们送情报、藏伤员。他想起自己的东北军,进了村子就强买强卖,老百姓躲得远远的。

“我们是雇佣兵,为地盘银子打仗,”张学良对着地图叹气,“他们不一样,有思想、有纪律、有信仰——这才是真能打仗的军队。”

他忽然明白,毛泽东能让士兵饿着肚子跟他走,爬雪山过草地不回头,靠的不是军饷,是“跟你走”的信任。

“这叫天生能领导,”张学良拍了下桌子,“我们没有中心思想,他们有——这才是红军能打赢的根本。”

1936年4月,陕北的山桃花刚谢,张学良坐着卡车,绕开岗哨,摸到延安城外的窑洞里。周恩来递给他一杯热茶,开口就说:“汉卿先生,东北军的弟兄们想打回老家去,红军也想——咱们目标一样,为啥要自相残杀?”张学良心里一震——他原以为,要抗日只能联蒋,毕竟蒋介石手里有中央军。可周恩来拿出地图,指着东北的方向:“蒋介石让你剿共,是想让东北军和红军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你看,直罗镇败了,番号没了,抚恤金也没了,这不是借刀杀人是啥?”

张学良想起那些天在军营里转,士兵们偷偷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有的老兵抹着泪说“再不让打鬼子,俺就逃回家”。他盯着周恩来的眼睛:“可蒋先生毕竟是委员长……”“委员长心里,党国比东北军重要,东北军比抗日重要,”周恩来把茶碗往桌上一放,“汉卿,你是东北军的少帅,不是蒋介石的看家狗——你的兵想打回老家,红军帮你,这才是正路。”

那天的会谈从后半夜谈到天亮,张学良没再提“联蒋”的话。他想起蒋介石注销109师番号时的冷漠,想起红军分给老乡粮食时的热乎,忽然明白:敌人是日本鬼子,不是红军。东北军的枪,该对着关东军,不是对着自家兄弟。从窑洞里出来,山风刮在脸上,张学良觉得心里的秤彻底歪了——联共,成了他唯一的念头。

1936年12月,南京来的专机落在西安机场,蒋介石一下飞机就把作战地图拍在张学良桌上:“第六次剿共,东北军必须打先锋。”张学良攥着拳头劝:“委员长,红军愿意联蒋抗日,咱别再自相残杀了。”蒋介石把茶杯往地上一摔:“抗日?先把共匪灭了再说!学生请愿?再闹就开机关枪打!”

张学良想起直罗镇死在红军枪口下的弟兄,想起延安窑洞里周恩来的话,想起士兵们偷偷唱的《松花江上》。他摸了摸腰间的枪,忽然觉得蒋介石的脸和当年黑金矿的老板重叠——都把人命当棋子。当晚,华清池的枪声划破夜空,他让人把蒋介石请进新城大楼,通电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记者问他为啥敢这么干,张学良望着窗外飘的雪:“这不是心血来潮,是看清红军、看清共产党后的必然。”

被软禁的54年里,张学良在台北的小院里常翻旧报纸,看到长征的报道就对着地图发呆。1991年重获自由,哥伦比亚大学的记者问他:“当年红军长征,换个人领导能走下来吗?”他摘下老花镜,手指敲着桌面:“走不下来,换谁都走不出一千里。”

这话不是随口说的。他想起1935年直罗镇的地图,红军那口袋阵扎得比铁桶还紧,四千多人的队伍四天就没了,可红军自己伤亡才几百——那不是溃兵,是真有纪律的军队;想起四渡赤水的情报,毛泽东带着三万人,把四十万中央军耍得团团转,蒋介石的电报追着红军屁股发,人家早跑到下一个山头了;想起延安窑洞里,周恩来递给他的热茶,说“东北军想打回老家,红军也想”,那一刻他才明白,蒋介石让他剿共,是想让东北军和红军两败俱伤,他早看明白了;想起西安事变那晚,士兵们举着枪喊“打鬼子”,他知道这不是冲动,是心里那股气憋了太久——红军有那股气,东北军也该有。

54年,从青丝到白发,张学良总说:“没信仰的军队,打几仗就散了;有信仰的兵,饿着肚子也能跟你爬雪山。”长征那二万五千里,毛泽东带着的不是兵,是一群信“能赢”的人。换谁领导?换谁都不行,没那股信仰撑着,早散在湘江边上了。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