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8页PPT,时间线拉到分钟级,开房记录连房号都标得明明白白,网友一边骂“学术渣男”,一边心疼那60万——北京五环外一套小两居,说没就没。
“卖房供妻留学,结果给人做了嫁衣。
”
一句话,把评论区点炸了。
68页PPT,时间线拉到分钟级,开房记录连房号都标得明明白白,网友一边骂“学术渣男”,一边心疼那60万——北京五环外一套小两居,说没就没。
别急着吃瓜,更窒息的在后头。
1
华南理工的通报来得比台风快:黄某兴停岗、停研、停带学生,导师资格重新回炉。
翻译成人话:饭碗先给你端走,能不能再吃这口饭,看调查组心情。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也下场,一句话——“查实就追钱,拉黑,全国通报。
”
公派名额一年比一年卷,排队的人从五山地铁站排到广州塔,结果有人拿国家钱在海外谈恋爱,还是三角的,谁不炸?
2
张先生最在意的根本不是热搜,是钱。
北京律协的律师给他算了笔账:
“婚内大额资助算共同财产,但对方重大过错,可以主张多分,甚至追回。
”
说白点,60万不是打水漂,是暂时寄存在别人口袋里,法院怎么判,得看证据厚度。
68页PPT,页页带时间戳,法官最喜欢这种“傻瓜式证据包”,省得翻。
3
更魔幻的是,女方先动手起诉离婚,10号立案,11号被男方反手甩出出轨实锤。
杭州基层法院的调解员私下吐槽:“这案子调解个啥?
直接等开庭分财产,社会性死亡已经帮她完成。
”
4
学术圈跟着地震。
清华、浙大、南大,一周内连发三道“师德紧急通知”,把“师生不正当关系”写进一票否决,评职称先交个人生活汇报表,网友笑称“学术圈年度KPI:先做人,再做学问”。
5
连锁反应最离谱的是公证处。
深圳南山公证处的小姑娘说,上礼拜来办“留学资助协议”的排队到马路边,有人连恋爱都没谈,先给未来丈母娘签“如分手全额退还”条款,魔幻现实主义照进生活。
6
有人骂黄某兴“浪费国家资源”,有人骂女方“花老公钱养情人”,但很少有人问:
公派留学在海外到底谁来管?
答案是:基本靠自觉。
国家留基委年年发《注意事项》,最后一页加粗:遵守所在国法律,维护国家形象。
可没摄像头、没打卡机,住一起只要邻居不举报,就能岁月静好。
现在好了,海外监督员制度连夜上马,据说要设“匿名举报小程序”,24小时专人值班,学术海王们,自求多福。
7
张先生这60万,大概率能要回一部分,但时间成本、精神损耗,谁给他报销?
律师支了个招:
“以后大额资助写借条,写清用途、还款条件,再公证,感情归感情,账目归账目。
”
难听,但好用。
别把爱情做成慈善,别把婚姻当风投。
8
事情发酵到第七天,黄某兴的论文被撤下官网,ResearchGate 主页一夜之间清空,只剩一句“Sorry, the profile is unavailable”。
网友神补刀:
“学术生涯可以重启,社死无法格式化。
”
9
最扎心的是一条高赞评论:
“他失去的只是学位,她失去的只是婚姻,而张先生失去的是相信别人的勇气。
”
别急着笑,下一次轮到谁,谁也不知道。
能做的是:
钱和感情分账户,资助和借条同步走,留学前先公证,出轨前先想想68页PPT。
毕竟,现实比论文查重更严格,且无法降重。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