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SPN在休赛期搞了个“现役最佳球员”的投票,结果一出炉,立马炸了锅。约基奇拿了19票,东契奇勉强捞到一票,而亚历山大呢?一票都没捞着,直接挂零。这事儿让NBA名记Shams直呼意外,毕竟他之前还发文夸亚历山大,说这小子一年内集齐了总冠军、常规赛MVP、西决M
ESPN在休赛期搞了个“现役最佳球员”的投票,结果一出炉,立马炸了锅。约基奇拿了19票,东契奇勉强捞到一票,而亚历山大呢?一票都没捞着,直接挂零。这事儿让NBA名记Shams直呼意外,毕竟他之前还发文夸亚历山大,说这小子一年内集齐了总冠军、常规赛MVP、西决MVP、总决赛MVP,还推出了自己的签名鞋,这阵仗摆出来,简直像是联盟的新王登基。可投票结果一出来,媒体和球迷们似乎不买账,亚历山大的荣誉好像有点“水分”,让人忍不住琢磨,这最佳球员的帽子,是不是戴得有点悬?
先说说投票这事儿本身。ESPN的投票对象是现役球员,参与的估计是些媒体人和资深球迷,结果约基奇几乎横扫,东契奇靠着一票勉强露脸,亚历山大却彻底被晾在一边。Shams的惊讶不是没道理,他之前那篇文把亚历山大捧得老高,认为这小子可能是眼下联盟最牛的存在。可现实打脸太快,投票结果像一盆冷水,浇得人透心凉。亚历山大的问题出在哪儿?一看数据就明白了。上赛季,他的场均罚球数长期霸占联盟前三,动不动就八九次罚球机会,罚球得分占他总得分的25%到30%,这比例高得离谱。说白了,他的得分里有不少是“站上罚球线”换来的,而不是实打实的运动战进球。这种打法,难免让人嘀咕:是不是靠裁判哨子吃饭?
森林狼对阵雷霆的那场比赛,场边球迷举着“罚篮批发商”的标语,直接被警告了;后来有解说员在直播时用了这词儿,结果被禁赛。这些事儿虽然被压下去了,但球迷和媒体的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亚历山大的罚球依赖症,成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标签,也成了这次投票零票的导火索。你想想,最佳球员的评选,大家看的是全面能力,是关键时刻的硬解本事,而不是靠罚球堆出来的数据。亚历山大的荣誉簿确实亮眼,总冠军、MVP啥的都有,但投票结果暴露了一个尴尬的现实:在很多人眼里,他的成功有点“取巧”,缺乏那种让人心服口服的霸气。
换个角度想想,亚历山大自己可能也挺委屈。他上赛季带领雷霆夺冠,个人表现没得说,但罚球多这事儿,真不能全怪他。联盟的吹罚尺度、球队战术安排,都可能影响罚球数。可球迷和媒体不这么看,他们更在意观感——亚历山大动不动就造犯规,比赛节奏被拖慢,观赏性打折扣。这就像吃饭,你顿顿靠调料提味,别人当然会觉得食材本身不够鲜。亚历山大的技术没问题,突破、投篮都有一手,但罚球占比太高,反而掩盖了他的真实实力。这次投票零票,算是一次集体“吐槽”,提醒他得在打法上多点变化,别老盯着罚球线。
雷霆夺冠后,媒体又出来凑热闹,说近七年联盟出了七支不同的冠军球队,新赛季雷霆能不能冲70胜还是个问号。这话里有话,表面是夸联盟竞争激烈,暗地里却在质疑雷霆的稳定性。亚历山大作为核心,如果继续依赖罚球,球队的上限可能就卡在那儿了。最佳球员的帽子,不是光靠荣誉就能戴稳的,得经得起时间和眼光的考验。您怎么看呢?亚历山大的未来,是继续靠罚球“刷分”,还是转型成更全面的超级巨星?这出戏,还得看新赛季怎么演。
来源:愿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