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世界心脏日 | 呵护健康,解锁健康“心”密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0:00 1

摘要: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于1999年设立,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2011年起,改为每年9月29日,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2025年9月29日是第26

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于1999年设立,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2011年起,改为每年9月29日,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2025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

一、影响心脏疾病的因素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心脏病有多种危险因素,部分危险因素可控,而部分不可控。

图源:AI生成素材

二、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1.遗传:据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在这种疾病中患病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起影响,当遗传因素的影响度即遗传度超过60%,就可说明遗传因素在这种疾病的易患性上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2.性别:男性患病风险更高,但是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因卵巢和性腺轴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机体内纤维蛋白原与凝血因子增加,调节血脂能力降低,绝经成为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源:AI生成素材

3.年龄:据研究显示,在45岁以前男性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在50岁前后女性进入绝经期,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女性心血管发病率呈现一个“追赶效应”,基本在55-65岁以后跟男性的心血管发病率持平。

三、可控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 年修订版)指出,血压130/80mmhg为高血压。

2.糖尿病:空腹血糖≥7.0,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

3.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水平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水平低。

4.缺乏运动 、肥胖:成人肥胖BMI指数28-32。

图源:AI生成素材

5.饮食口味重等: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0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和1.2mmhg。

6.吸烟、酗酒:有研究显示,吸烟除了会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以外,还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另外,经常吸入二手烟,也是导致非吸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因素。另外,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7.精神紧张,压力大:压力和愤怒可能与心脏病和卒中风险增加相关。

8.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5μmol/L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9.C反应蛋白:最新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相关事件的绝对风险增加有关。

四、如何关爱心脏,呵护健康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可尝试进行以下改变: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脏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降压治疗因人而异,需考虑患者的心脏病风险。可通过饮食、运动、体重管理以控制血压,必要时还可应用药物控制血压。

图源:AI生成素材

2.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造成严重的心脏损伤(包括心脏病发作等)。可通过健康饮食、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以及应用医生处方的药物来控制糖尿病。

3.改善胆固醇水平

心脏病风险随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应低于200毫克/分升(mg/dl)。对男性而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应高于40mg/dl,而女性应大于50mg/dl(越高越好),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应低于130mg/dl。

需要注意的是,胆固醇水平的含义因人而异,差异取决于患心脏病的风险。医生会使用计算公式帮助评估风险。胆固醇、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单糖含量低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脏病风险。定期运动也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水平。通常还需应用药物以使胆固醇最终达标。

4.戒烟

吸烟者心脏病患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多。长期被二手烟困扰的非吸烟者(如配偶是吸烟者)心脏病风险也会增加。远离烟草非常重要。

5.适当运动

超重会给心脏带来很大压力,并使其他数种心脏病危险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恶化。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及医生指导下可进行休闲活动,快步走、八段锦、游泳、跳绳、慢跑等,有助于减重并降低患病风险。

图源:AI生成素材

6.正确饮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冠心病易发人群要加大低脂食物的摄入,控制脂肪占热量来源的比例,同时多吃粗粮,少盐,多用植物油,不要过量饮食,尽量少食多餐。而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每天摄入总热量处于1300~1500之间较为合适,也不适宜大量饮食,可以增加粗粮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送您一份健康顺口溜——三“平”。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粗粮细粮豆腐;平和心态:不争不怒,爱心宽容大度;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来源:养生深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