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信网与金课计划:助力大学生成长与就业的双引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06 16:53 1

摘要:为深入落实教育部 “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以及人社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高等教育学生实践信息网(实信网)全力推进 “基础人才库” 建设,打造了一个供各高校师生及企业代表使用的实践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实信网为大学生构建起 “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 “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以及人社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高等教育学生实践信息网(实信网)全力推进 “基础人才库” 建设,打造了一个供各高校师生及企业代表使用的实践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实信网为大学生构建起 “实践参与 — 知识学习 — 成果认证 — 就业赋能” 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实信网作为连接高校、学生与企业的开放性平台,已构建 “实践人才库”“研学人才库”“技能人才库” 三大核心模块。截至目前,它累计服务全国 2800 余所高校(占比超 98%)的学生,人数超过 1500 万,发放各类证书 2700 多万份,在高校实践育人与企业人才选拔之间架起了重要桥梁。

在文旅产教融合活动中,实信网发挥了关键作用,助力打造众多特色项目。“实践人才库” 聚焦文化传承,开展 “中华文化系列科普活动”,围绕非遗传承、传统礼仪等内容,吸引 70 万余名学生参与,覆盖 2500 多所高校。活动采用知识竞答、公益录播等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沟通能力。像重庆市大足石刻文创园的 “走进大足石刻 了解大足石刻” 文化科普知识竞赛,参与人数达 63460 人;锦江国际举办的 “锦江杯” 全国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挑战赛,参与人数为 74767 人,均取得良好效果。

“研学人才库” 联合北京大学等高校推出精品课程,如 “北大心理咨询研学项目”,累计参与人数破万,学员来自全国近千所高校。课程将理论学习与案例实操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咨询基础技能。结业学生能获得高校认证的研学证书,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企业 EAP 等职业方向提供有力的能力佐证。

“技能人才库” 针对财税、数字技术等领域推出培训项目,比如 “财税技能实操认证”,累计参与人数达数万人。该项目通过线上课程和综合考试,推动理论知识向职业技能转化,使相关证书成为企业认可的 “就业敲门砖”。

实信网还创新服务模式,解决学生实践中的痛点。其推出的 “7 日免费申领 + 逾期成本生成” 电子证明服务,学生参与活动后 7 日内可领取电子证明,数据不可篡改,并通过二维码、唯一编码防止冒用。逾期可申请成本生成服务。部分企业已认可该证明,某互联网企业 HR 表示,实信网的 “实践指数” 将活动参与情况转化为可视化数据,结合证书佐证,能快速判断面试者的文化沟通基础和实践投入度,大幅提升招聘效率。

第二课堂百校金课共享计划(金课计划),是高校与实信网联合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它是课程化、体系化的实践育人载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聚焦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实操技能和行业认知,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是高质量的课外育人项目,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方面成效显著。金课计划通过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双向推进育人工作。

“引进来” 方面,以 2025 青少年弘扬雷锋精神系列活动为例,活动采用 “理论 + 实践 + 科技” 的立体化模式,通过 “线上 + 线下”“学校 + 社会” 双轨联动,吸引全国近百所高校师生参与。活动邀请权威嘉宾,还融入 “学雷锋智能体” 等科技赋能环节,借助 AI 多模态交互技术,让学生更生动地学习雷锋精神,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走出去” 方面,“内蒙古科技大学对话母亲河” 等活动是典型代表。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母亲河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增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度,培养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实现第一课堂知识与第二课堂实践的有机结合。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实信网借助 “基础人才库” 建设,从 “活动平台” 向 “能力枢纽” 升级,让学生的每一次实践参与都能转化为职业发展的有效积累,助力青年学子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实现成长与蜕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来源:施拉姆的关门弟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