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演义》连载三十一:卫叔卿华山下棋亭度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9:06 1

摘要:话说有一天,长安城里的汉武皇帝闲坐在殿上,忽然,看见一个人乘着白鹿驾着云车从天上来到殿前,此人大约三十来岁却面如孩童,戴着星星眨眼的帽子,皇帝忙问:“你是何人,因何到此?”来人回答:“我是中山人叫卫叔卿。”皇帝说:“卫叔卿,你是中山人,那就是我的臣民,可以近前

作者:宁文英 李启明

卫叔卿,中山郡(今河北定县)人,汉代著名道士之一,相传在华山下棋亭度子成仙。

话说有一天,长安城里的汉武皇帝闲坐在殿上,忽然,看见一个人乘着白鹿驾着云车从天上来到殿前,此人大约三十来岁却面如孩童,戴着星星眨眼的帽子,皇帝忙问:“你是何人,因何到此?”来人回答:“我是中山人叫卫叔卿。”皇帝说:“卫叔卿,你是中山人,那就是我的臣民,可以近前来谈一谈!”卫叔卿本以皇帝信奉道教,见后必以礼相待,不料,却将他视为一般平民百姓,于是,大失所望。默然望了望皇帝,忽然不见了人影!

皇帝一看眼前这人无意间消失,知道不是一般之人,且道行不浅,心中感到十分惶悔。就立即派使者梁伯到中山去寻找,梁伯在中山到处去打听,都没有找到,后来见了卫叔卿的儿子度世,就把度世领到城里见皇帝。

皇帝问:“你父亲现在在哪里?”

度世答:“臣父从小就好神仙之道,不与世人来往,常服一种药物,以求成仙。后来就离家而去,至今快四十年了,人都说上了太华山。”

皇帝一听,卫叔卿已经早去了华山,皇帝就派梁伯等使者与度世一起到华山寻找。

到了华山脚下,山上一片大火,那时,华山夏季苍松翠柏,一到冬天,树叶枯落,荒草干死,若遇雷电相击,常常引发火灾,大家没有敢登华山。

这样一直等了十多天,山上大火已灭,这次度世对梁伯说:“这是华山仙人不叫我同你们一起登山,不然,怎么会如此呢?”

于是,度世斋戒了数日,一个人上山去找父亲。

度世还没有登上山顶,忽然看见远处一块绝岩下,有一群人在那儿弈棋,其中父亲也在内,他高兴极了,终于见到了父亲。那地方白云一片,在众人后面,还有几个仙童手执旌旗。

度世向父亲叩头。

父亲问:“你为何来到华山上”?

度世说:“皇帝要见你,当初他把你当臣子看待,对不起你,今派儿子和使者梁伯一行前来接见父亲回朝宫,这可是个喜事啊!”

卫叔卿说:“国家将有危难,皇位有所难全。前次,你的父奉太上老君之命,前去见他,实想与他送个解危排难之法,谁知他以上居下,竟以臣民对父,太傲慢了。这样的人,怎可相帮。所以我一声未告辞便离开了皇宫,来到华山。如今,父我已和中黄勇士、太乙神尊,共定了天元。我现已决定,坚决不再下山了!”

度世听罢,知道父亲心意已决,不能再求,遂瞧了众仙,问道:“儿想知道和父亲一起下棋的都有谁?”卫叔卿说:“有洪崖先生,还有不愿受禅于尧的许由,巢父,还有狄公,勇士飞黄子,王子晋,薛容他们!”又说:“如今天下大乱,世事无聊,再过数百年,当有灭亡之灾!你回去之后,我在屋内西北角柱下埋有一个匣子,那里有神方,可按那上面的方子配药吞服,一年后,可乘云而行,道修成后,再来华山,我讲这些话不要对皇帝说,下山去吧!”度世听后,只好作罢,下山去了!度世来到山下,见到梁伯,什么话也不说,梁伯知道度世上山后必然得到什么秘术,遂跪下请求回答,梁伯与度世交往颇深,感动了度世,度世终于向梁伯传达了会见父亲的情况以及在石柱下埋藏药方的事。

度世回到长安,对武帝陈述了上山经过,就返回了家乡。

到家后,度世就掘开柱下,见有一个玉石匣子里面装着“飞仙之香”,取出一尝,是五云母,二人遂按药方把云母和药配好服用,后来,二人都成了神仙。

此后,人们就把卫叔卿做过博棋游戏的地方叫博台,后来,因为陈抟和赵匡胤在博台上下过棋,以后又筑了亭子。所以人们又把博台叫做"下棋亭"了。

人们登临华山主峰最早的记载是秦昭王令工匠钩梯而登华山。秦昭王令工匠用柏木做成梯子,箭长七尺,棋大八寸。并书王于天神博于此”。后来,赵主父又命工匠施钩梯,登上博台。勒石立碑,长五尺,宽三尺,上写“主父常游于此”。汉武帝时,卫叔卿在此常和洪崖、许由、巢父、飞黄子、王子晋在这里商榷棋艺。博台,在东峰(2090米)东南。是一座秀丽的孤峰。顶端有朱红色小亭,在奇石翠柏掩映下,显得格外别致,它虽属东峰,但却与东峰隔绝,三面凌空,四面群山环抱,非人间之地。欲达博台(下棋亭),必须从楼房东面绝壁处垂链而下,此处叫“鹞子翻身”,崖高

十余丈,手抓铁索脚踩石窝,附壁而下。到尽处,又须侧足转身翻度,再来一个“鹞子翻身”,过此奇险,又从怪石林立中穿折曲行,才能到达博台。世人登华山主峰大约最早来到此处!

赵匡胤输华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自宋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博台内有古代围棋一盘,铁子200余枚,文革中被推入崖底。1987年,在旧亭上又修了一座重石亭。为华山旅游增异彩:

素有诗赞《博台》

云中转转施钩梯,棋路分别具田畦。便欲于君修一局,上愁石烂水流西。

(宁文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出版文学书籍6部,搬上舞台的小品剧本30余部,陕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短剧剧本100余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播出4部文学作品《文化馆那些事》《汾水呜咽》《华山演义》《宁文英专辑》)

来源:文艺天地—宁文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