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何以三星堆:以古蜀之名 激荡文明回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8:18 1

摘要:当看到大屏上闪现三星堆一路走来的保护成果时,出席2025三星堆论坛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主席、剑桥大学考古博士莉玛·胡贾感慨:“中国现在拥有全球顶尖的文物保护措施。”

何以三星堆以古蜀之名 激荡文明回响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吴晓铃

当看到大屏上闪现三星堆一路走来的保护成果时,出席2025三星堆论坛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主席、剑桥大学考古博士莉玛·胡贾感慨:“中国现在拥有全球顶尖的文物保护措施。”

9月26日至28日,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为期三天的2025三星堆论坛,这样的感叹频频出现。本届论坛汇聚国际考古文博领域的顶尖学者,共同探寻三星堆文明的世界意义,为文明交流对话搭建起新的桥梁。

论坛成功举办的意义不止于此。据记者观察,这不仅是国际权威专家研究成果发布的系列高端学术会议,也是观者云集展示中华文明魅力的窗口。

汇聚国际智慧

深化古蜀文明研究

古蜀之光如同穿越时空的灯塔,思想的火花在文明互鉴的星空中璀璨绽放。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三星堆考古研究成果、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公众考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前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美国国家委员会主席道格拉斯·寇莫在发言中表示:“当我们深度‘对话’这些文物,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它们本身,还能在思想碰撞中增进彼此理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2025三星堆论坛为古文明研究提供价值坐标。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许杰表示:“这样高质量的论坛能够激发新的合作契机与学术思路,推动研究深化与文明传承的‘广化’。”他特别提到,此次论坛上不少外国专家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借助三星堆论坛这一载体,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传承经验正走向世界。”

从三星堆遗址出土金器制作技术、铜器彩绘工艺到耕作方式探索,从凤牙璋的文化内涵解读到象牙保护研究……分论坛上,不同领域学者或从专业细分的领域进行深入解读、交叉验证,或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进行跨界研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认为,本次论坛为三星堆研究搭建了高规格学术平台,“国内外众多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展开充分深入的交流探讨,这对推动后续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当提及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人头像与面具,极大改变了学界对面具文化的认知时,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稻畑耕一郎表示,面具文化从古到今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文化人类学、比较文明史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国学者可进一步深化研究。

“基于三星堆,又跳出三星堆。”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在论坛开幕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他指出,本次论坛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研究课题,标志着三星堆考古迈入多学科协作、全方位探索的新阶段。研究视野早已突破单一器物层面,拓展至地理环境、资源结构、技术体系等多元领域,关于系统揭示三星堆文明整体图景的规划正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论坛不仅致力于深化对三星堆本体的研究,更着力推动三星堆与世界文明对话,将这一中华文明杰出代表置于全球古文明坐标系中,展开深度比较与交流。”

主论坛上的文艺表演,让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在与当代的对话中有了新表达(赵明 摄)

拓展文明维度

为文化遗产注入时代活力

适逢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的重要节点,全球考古文博工作者在文明阐释中面临新的课题。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需要创新突破,三星堆论坛也承载了更多使命。

“青年创新”分论坛以“一棵树下的奇思妙想”为主题。分论坛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吕艳婷深切感受到,三星堆论坛为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搭建起了桥梁。“富含地域特色的元素能跨越文化差异,关键在于以全球共通的艺术语言,讲述具有共鸣的故事。有共鸣的内容一定有共通的价值。”

此次论坛的安排别有匠心,让参与者感叹分身乏术:既想聆听专家们讲秘鲁与中国的文明如何具有相似性,又想参与一墙之隔的青年交流活动。

相比常规学术论坛,“大众化”“年轻化”成为2025三星堆论坛的鲜明注脚。4个分论坛从“文明解码”“全球对话”到“文化传播”“青年创新”,推动考古研究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为文化遗产领域注入青春活力。会场外,作为2025三星堆论坛的特色活动之一,“跨越千年的邂逅”三星堆文化主题展引人驻足。该展览以考古大事记为经,艺术表达与文创跨界为纬,让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在与当代的对话中焕发时代生机。“寻觅三星堆”VR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嘉宾戴上设备“穿越”到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现场,沉浸式感受考古现场的震撼与神秘。

宏大的文明对话,在三星堆的这片沃土上激荡出细而微的回响——2025三星堆论坛“堆友聚谈沙龙”上,三星堆镇三星村宣传干部湛瑞雪向50多位跨领域“堆友”分享了家乡的实践。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星堆人,她亲历了家乡从守护文物到活化文明的转变:村集体打造考古研学基地,形成“观三星堆博物馆、学三星村研学课”的深度体验模式。论坛上她结识了各界“堆友”,这让她看到了更多协作可能。

正如巴西驻成都副总领事卡拉·切洛蒂在“外交官眼中的三星堆”发言环节中真切地说:“昨夜亲临遗址,才真正体会其震撼。面对巨型青铜人像空悬的双手想要赋诗追问,或幻想穿越时空揭开古蜀秘密,凝视那株神秘瑰丽的青铜神树时突然眼眶发热。”而这,就是人类文明共通的魅力。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