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19岁林泓江抗癌离世:妈妈走16年,遗憾未赴大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07:06 1

摘要:威海的初秋总带着点海风吹来的凉意,林泓江的书桌抽屉里,还放着一封没拆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是他去年夏天拼尽全力考上的学校,可直到他离开,也没来得及亲手撕开那个印着校徽的信封。

威海的初秋总带着点海风吹来的凉意,林泓江的书桌抽屉里,还放着一封没拆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是他去年夏天拼尽全力考上的学校,可直到他离开,也没来得及亲手撕开那个印着校徽的信封。

19岁的他走得很安静,是在今年9月一个飘着细雨的早晨。爸爸发现他没呼吸时,他的手还攥着一张写满字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爸,角膜捐了,别难过”。这个从三岁就没了妈妈的孩子,这辈子好像总在学着跟告别打交道,可最后这次,他还是把温柔留给了别人。

泓江三岁那年,妈妈因为胃癌走了。爸爸林建军记得很清楚,那天他抱着哭着要妈妈的泓江,在医院走廊里站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敢回家——家里还留着妈妈织到一半的小毛衣,针脚里全是没说完的牵挂。从那以后,林建军没再找过伴,有人劝他“一个人带孩子太苦”,他总摇头:“我怕别人对泓江不好,我自己能扛。”他在工地搬砖,一天能挣两百块,省吃俭用全花在泓江身上,冬天怕孩子冻着,凌晨五点就起来把棉袄焐热;夏天怕孩子中暑,午休时跑回家给泓江煮绿豆汤,再匆匆赶回工地。泓江跟着姥姥的时间也多,姥姥知道这是女儿唯一的念想,每天放学都在路口等他,书包里总装着刚煮好的鸡蛋,剥了壳递到他手里,说“跟你妈妈煮的一个味儿”。

或许是看惯了爸爸和姥姥的辛苦,泓江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懂事。他长得清俊,浓眉大眼,笑起来眼角会弯成小月牙,可从不在意外表,放学回家先帮爸爸捶背,把爸爸肩膀上的水泥灰拍干净;周末去姥姥家,会把姥姥家的玻璃擦得能映出人影。课本上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台灯下的身影常常熬到后半夜,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他跟爸爸说“爸,等我考上大学,就去兼职挣钱,你别再去工地了”,林建军当时没说话,转身去厨房偷偷抹了眼泪——他知道,儿子是心疼他手上的老茧,那是常年搬砖磨出来的,厚得连指纹都快看不清了。

去年夏天,泓江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向工地时,林建军正在扛着水泥袋往三楼走,看见通知书上的学校名字,他手一松,水泥袋掉在地上,灰扬了一脸,可他不管,一把把泓江抱起来,眼泪砸在通知书上,晕开一小片印子。那天晚上,他特意买了个蛋糕,泓江许完愿说“希望姥姥身体健康,爸爸少累点”,林建军看着儿子眼里的光,觉得这么多年的苦终于熬出了头。

可命运偏要在这时候泼一盆冷水。去年10月,泓江在家洗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瓷砖上。起初他只说“有点晕”,林建军以为歇两天就好,直到某天晚上,泓江吃饭时手连筷子都握不住,粥洒在桌上,他才慌了神,骑着电动车就带儿子去医院,车筐里还放着给泓江买的苹果——那是儿子最喜欢吃的。

CT结果出来时,医生把林建军叫到办公室,说“大脑里有占位性病变,得去大医院查”。林建军揣着家里仅有的8万块积蓄,那是他攒了三年准备给泓江交学费的钱,带着泓江去了省会医院。当医生说出“胶质母细胞瘤”这几个字时,林建军觉得天塌了,医生说这病难治,好多人只能活一年多,能活五年的连五个里都不到。他没敢告诉泓江真相,只说“得做个小手术,做完就能去上大学”,可转身在走廊里蹲下来,烟蒂堆了一地,怎么也止不住眼泪。

手术做了两次,第一次手术后,泓江醒过来的第一句话是“爸,姥姥的鸡蛋还热吗”;第二次手术后,他的头顶陷下去一块,说话也变得吃力,可还是笑着跟爸爸说“没事”。治疗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第一次手术就花了8万,化疗一次要6000,进口药一盒就要2000多,很快就把积蓄花光了。林建军开始挨家挨户借钱,有的亲戚塞给他五百块,说“别太难为自己”;有的却躲着不见,可他不管,只要能凑到钱,就觉得儿子还有希望。他辞了工地的活,在医院地板上铺了张行军床,晚上就蜷在上面,泓江夜里发烧,他每隔半小时就用温水擦儿子的额头,眼睛熬得通红,体重一个月瘦了20斤。

泓江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了。有一次他趁爸爸不在,偷偷看了病历,可他没哭没闹,只是在爸爸回来时轻轻说“爸,我开了个社交账号,想直播挣点钱,你别那么累了”。他的账号签名写着“威海高考毕业生”,直播时从不提自己的病,只跟网友说“今天喝了姥姥熬的粥”“爸爸给我买了苹果”。有网友寄来一本《小王子》,扉页上写着“星星会照亮你的路”,泓江把书放在枕头边,每天读一段给爸爸听,说“等我好了,咱们一起去看星星”。有人质疑他“卖惨骗钱”,他也不辩解,默默删掉那些评论,继续笑着跟大家说“我会好好治病的”。

可病魔还是没手下留情。今年8月,泓江已经连起床都要爸爸扶着了,他躺在病床上,看着爸爸越来越瘦的脸,拉着爸爸的手说“爸,我可能等不到去大学了”,林建军只能用力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能说呢?他还没陪儿子去大学报到,还没看儿子穿上学士服的样子,还没完成对妻子的承诺。

泓江走的前一天,跟爸爸说“我想捐角膜,说不定能帮别人看见世界”,林建军哭着答应了。他走后,医院来电话说,他的角膜帮助了两个需要的人,一个是跟他一样大的女孩,一个是60多岁的老人。林建军拿着医院给的感谢信,坐在泓江的书桌前,拆开了那封没拆的录取通知书,里面的纸页上印着“欢迎你”,可那个该收到欢迎的孩子,再也看不见了。

姥姥知道消息后,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攥着泓江小时候穿的毛衣,哭着说“我的娃,怎么就走得这么早”。那些曾经给泓江加油的网友,在他的社交账号下留言,有人说“泓江,你看,你帮别人看见了星星”,有人说“叔叔,你要好好的,泓江在天上看着呢”。

泓江的人生只有短短19年,没享过多少福,却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这个世界。他没来得及去大学,没来得及陪爸爸变老,没来得及再吃一口姥姥煮的鸡蛋,可他用自己的方式,把生命的光留了下来——那些被他帮助的人,会带着他的眼睛看遍山川湖海,看遍他没来得及看的风景。

现在,林建军每天都会去泓江的房间坐一会儿,把录取通知书放在桌上,旁边摆着那本《小王子》。威海的海风还是会吹进窗户,就像泓江还在的时候,安安静静地陪着他。他知道,儿子没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看着这个他爱过的世界,看着他最牵挂的爸爸和姥姥。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可泓江让我们知道,哪怕日子再难,也要把温柔留给身边人,把希望留给未来。也愿我们都能珍惜眼前的时光,好好爱身边的人——因为有些告别,真的太突然,突然到连一句“再见”都没机会说。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