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夕阳斜照,废品收购站的纸箱堆成小山,高飞蹲在其中,手指翻动着一本本旧书,指尖沾满灰尘。他眯着眼睛辨认书名,像是在沙里淘金。这样的黄昏,他已经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初中毕业后,他便回到枣庄农村,种地、扛砖、做苦力,生活像是一场无休止的跋涉。结婚生子后,母亲又患上重病
夕阳斜照,废品收购站的纸箱堆成小山,高飞蹲在其中,手指翻动着一本本旧书,指尖沾满灰尘。他眯着眼睛辨认书名,像是在沙里淘金。这样的黄昏,他已经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初中毕业后,他便回到枣庄农村,种地、扛砖、做苦力,生活像是一场无休止的跋涉。结婚生子后,母亲又患上重病,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常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可后来才明白,穷人哪有什么刀刃?处处都是刀锋,步步惊心。
可高飞心里有一样东西从没丢——对书的痴迷。年轻时,他常在八一立交桥下的夜市里徘徊,用卖废铁换来的几毛钱,买一本盗版《神雕侠侣》。工友们笑他:“干了一天活,不累吗?还看书?”他只是笑笑:“不看书,心才更累。”他记得有一次,工地老板说扎钢筋最快的人能多赚两块钱,他拼尽全力拿了第一。老师傅拍拍他肩膀:“小高,别太拼命,干得太快,以后就难偷懒了。”高飞没说话,心里只想着,多赚一点,就能买一本正版《红楼梦》。
母亲住院时,他在病房窗边读《平凡的世界》,听着母亲的咳嗽声,把眼泪和忧愁都藏进书页里。他看到孙少平,就像看到自己——一个在泥泞中挣扎却不愿低头的人。书成了他唯一的出口,哪怕只是半步,也能带他逃离现实的窒息。
妻子起初不理解:“买这些旧书,能当饭吃?”高飞把书紧紧抱在胸前,有些羞涩却坚定:“我就想看看别人的世界。”后来他做起了网络维护的工作,冬天冒着大雪修监控,井下冰水漫过脚踝,他用安全帽一勺一勺舀水。寒风刺骨,他却惦记着南京理工大学附近的废品站,那里常有大学师生淘汰的书籍。
他开始用手机记录淘书日常,发在头条上,取名“假装快乐打工人淘书记”。下午四点是黄金时间,他总能在纸堆里翻出四大名著、《白鹿原》,甚至泛黄的手抄诗集和老邮票。一次错过一箱好书,他懊恼地想:“下次一定早到。”网友们的留言让他感到温暖,原来这世上,还有人懂他的执着。
六平方米的小屋里,书堆满了角落。他每晚读书、写随笔,日子清贫,心却踏实。偶尔卖些重复的书换点钱,继续淘书。妻子不再阻拦,有时还帮他整理:“又抱一堆破纸回来。”他挠头傻笑。
年岁渐长,他不再幻想大富大贵,只愿有个安静的角落,有书,有音乐,有电影,有笔墨。他说:“读古诗,我就到了唐朝;看莎士比亚,我走在伦敦的雨中。”他的世界,因书而辽阔。
黄昏的风卷起纸屑,高飞抬头望天,眼神平静而坚定。他知道,梦还在,藏在每一本书的字里行间,等着他一次次弯腰拾起。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