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 | 9月29日主题前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22:22 1

摘要:DRAM及NAND闪存市场缺货情况较此前预测更为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继闪迪、美光、三星及西部数据宣布涨价之后,存储模组大厂威刚在日前宣布,自29日起停止DDR4报价,DDR5与NAND闪存优先供应主要客户;NAND闪存控制芯片

明日主题前瞻

1、存储 | 据台湾工商时报消息,DRAM及NAND闪存市场缺货情况较此前预测更为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继闪迪、美光、三星及西部数据宣布涨价之后,存储模组大厂威刚在日前宣布,自29日起停止DDR4报价,DDR5与NAND闪存优先供应主要客户;NAND闪存控制芯片大厂群联则已在近日恢复部分报价,价格涨幅约10%,被看作NAND闪存市场的“开涨信号”。

点评:业内人士多认为,存储第四季度涨价已成定局。虽然10月合约价尚未正式敲定,但上游原厂涨价态度更为强势,涨幅可能超过原有预期——根据原有预期,DDR5合约价上涨10%-15%、现货价15%-25%,DDR4合约价涨幅逾10%、现货价逾15%。当前海外存储原厂盈利需求急迫,且由于AI高景气,相关产能逐步转向高阶产品,叠加下半年传统备货旺季,平安证券认为,自第二季度起DRAM和NAND 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叠加eSSD、RDIMM等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持续高企,相关存储产业链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2、固态电池 | 据科技日报报道,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点评:中信建投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随着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27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3、超节点 | 据中新网,9月26日至27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举办。中国移动、浪潮信息、北京盛科、智源、壁仞、沐曦、昆仑芯、智谱、摩尔线程、面壁智能等30多家企业联合发布了《基于超节点创新联合体,打造行业智能体——智算应用“北京方案”》。“北京方案”旨在联合系统厂商、大模型开发企业、应用创新企业等,进一步发展超节点创新联合体,融合领先的多元模型算法,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行业智能体”,实现“国芯、国连、国用”。

点评:中证报指出,超节点技术(SuperPod)是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创新方向,通过系统级架构重构,突破传统集群的性能与效率瓶颈。超节点技术通过系统级Scale Up架构、高速互联革新和软硬协同优化,成为AI算力突破的新引擎。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更高能效、更低延迟支撑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与推理,推动AI从千卡迈向万卡时代。未来,随着光互连、液冷等技术成熟,超节点将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加速行业智能化落地。

4、光刻胶 | 据中国化工报,华东理工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间歇性旋涂化学液相沉积制备非晶态沸石咪唑酯骨架(aZIF)薄膜的方法,实现了薄膜沉积速率和厚度的可控,并进行了电子束光刻和超越极紫外光刻验证。

点评:据介绍,近年来,aZIF薄膜被用作先进光刻胶。实现aZIF薄膜的大面积、高精度可控制备,对相关领域的先进光刻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5、房地产 | 据中证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于日前召开。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对于房地产,会议提出要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点评:报道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多个新一线城市正研究房地产市场最新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性加大购房支持,相关举措后续将陆续出台。其中,合肥正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研究,谋划优化土地供应、持续推进“好房子”建设、强化片区城市功能提升与完善、优化公积金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优化相关政策举措。随着新一轮房地产刺激政策加速推进出台,叠加“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市场红利,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度预计将稳步提升,推动整体行情企稳回暖。

6、太空AI算力 | 据业内媒体新智元,9月25日,国星宇航太空计算星座通过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完成商业验证,标志着全球首个星座级太空AI算力服务正式在中国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该星座为“星算”计划首批成果,今年5月完成12颗计算卫星发射入轨,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组网后具备5POPS处理能力,支持80亿参数天基模型稳定运行。在大赛“星上路网分析”实战任务中,卫星实现图像采集、模型推理至结果回传全流程在轨完成,响应时延压缩至3分钟内,仅回传结构化数据,带宽占用大幅降低。

点评:中证报表示,这一突破改变了传统“天感地算”模式,解决了仅10%卫星数据有效利用的行业痛点,将响应时间从天级缩至秒级。其绿色低碳优势显著,依托太空太阳能与天然冷源,运营成本低于地面算力中心,且能摆脱地面电网负荷限制。目前该服务已面向人工智能、交通、应急安全、低空经济等多行业推进应用,未来将助力我国抢占太空经济标准制定权,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范式。

7、智慧物流 | 据北京日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9月26日在第17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物流企业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这也是我国首个物流企业数字化国家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有助于加快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带动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点评:中证报指出,2025年,我国物流行业在政策驱动与技术赋能下,数字化渗透率显著提升。国家发改委《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其中智慧物流成为关键抓手。商务部等八部门近期联合发文明确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无人机支线运输、自动配送车等新技术应用,并加强智能取餐柜等终端设施布局。数据显示,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AI技术渗透率将突破50%,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跨越式发展。

8、北斗系统 | 据环球网,近期,中国信通院组织编制的《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发布。蓝皮书显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加速融入普通民众生活,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共享出行等领域落地产品日益丰富,在各类终端中占比超七成。

点评:中证报指出,北斗系统已经成为中国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计到2028年,与该技术兼容的新终端和设备将超过4亿台。北斗系统在防灾减灾、精准农业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并将在联合国主持下进行国际协调。在中国,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是北斗服务的主要应用领域,预计到2028年,全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94亿部,其中近98%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全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795万台,北斗安装率将上升至74%以上。

宏观、行业新闻

1、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

2、工信部等三部门:开展2025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申报工作。

3、工信部:将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措施。

4、交通运输部七部门发布“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新机遇。

5、上海发布全国首个《元宇宙成果分类和价值评价的团体标准》。

6、今年前8个月经上海钻交所进口天然成品钻23.5亿元,同比增超四成。(上海海关)

7、猪价继续下滑,广东猪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澎湃新闻)

8、华为车BU CEO靳玉志:L3级自动驾驶将在2027年规模放量。

9、中国移动等发布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

10、新型储能市场一芯难求,有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排到明年。(央视新闻)

11、“双11”天猫10月15日开启预售。

12、首个国产四价HPV疫苗获批上市。

13、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央视)

14、中国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成功。

15、开源鸿蒙:发布6.0版,未来支持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

16、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根据每台外国电子设备中芯片的数量对其征收关税。

17、马斯克:特斯拉正全力以赴扩大Optimus生产规模。

18、Meta宣布研发人形机器人系统,战略级别等同AR。

19、白宫:最新药品关税不适用于已与美达成贸易协定国家。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没什么影响,“欧洲受影响较大”。(每经网)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选股宝

相关推荐